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山楂的意思、山楂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山楂的解釋

亦作“ 山樝 ”。亦作“ 山查 ”。果樹名。落葉喬木,葉近卵形,花白色。其果實小球形,比山裡紅略小,熟時深紅,有小斑點,味酸,可食,亦入藥。 清 潘榮陛 《帝京歲時紀勝·七月時品》:“山楂種二,京産者小而甜,外來者大而酸,可以搗糕,可糖食。” 清 趙翼 《自幸》詩:“偶然食肉仍愁脹,熬熟山查候飯餘。”參閱 明 李時珍 《本草綱目·果二·山楂》。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山楂是一種具有多重含義的植物及果實,其解釋可綜合如下:

一、植物學特征

山楂是薔薇科蘋果屬的落葉喬木,葉近卵形或長橢圓形,花白色或淡紅色,果實呈近球形,成熟時外皮深紅色,帶有淡褐色斑點,味酸稍甜。主要分布于中國山東、河北、河南、遼甯等地,台灣南部海拔700至2300米的林中也有生長。

二、果實用途

  1. 食用:果實可直接生食,或加工成蜜餞、果醬、果酒等食品。
  2. 藥用:山楂性微溫,味酸、甘,歸脾、胃、肝經,具有消食健胃、行氣散瘀、化濁降脂的功效。常用于治療肉食積滞、胃脹腹痛、瘀血閉經、心絞痛等症,煎服用量為10~15克,大劑量可達30克。

三、文化比喻

在漢語中,山楂被用來比喻外表美麗但内在複雜的事物,例如形容人“外美内毒”,或産品“外觀誘人但品質不佳”。

四、别名與品種

常見别名包括紅果、山裡紅、酸裡紅等。藥用品種主要為山裡紅或山楂的幹燥成熟果實,切片後可見淺黃色果核(常脫落中空),氣微清香。

若需更詳細的植物圖譜或藥理研究,可參考中醫中藥網及今日頭條的權威科普内容。

網絡擴展解釋二

山楂的意思

山楂(shān zhā)是指雙子葉植物薔薇科山楂屬的植物,常見于中國北方和東北地區。它是一種果實酸甜可口、富含維生素C的水果。同時,山楂也指山楂樹的果實,可以被用來制作山楂醬、山楂糕等美食。

拆分部首和筆畫

山楂的拆分部首是山(shān),楂的則是木(mù)。它由12個筆畫組成,分别是:豎、橫、撇、捺、撇、點、點、撇、撇、橫、豎、橫。

來源和繁體字

山楂一詞最早出現于《周禮·地官·算數》中,形狀上直接用了山與木,表示果實。繁體字“山楂”與簡體字相同,沒有變化。

古時候漢字寫法

古代漢字書寫方式與現代有所不同,但“山楂”在古代并無不同寫法,仍然是用山楂兩個字形式來表示。

例句

1. 老師給我一顆山楂,我連忙咬了一口,果味十足。

2. 這家店的山楂醬非常好吃,添加了一些特别的調味料。

3. 山楂糕是我最喜歡的傳統糕點之一,外酥内軟,味道酸甜可口。

組詞

山楂樹、山楂果、山楂醬、山楂糕、山楂片、山楂茶。

近義詞

刺果薔薇、山蒺藜。

反義詞

大河、藍天、綠草。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