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糧罂的意思、糧罂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糧罂的解釋

亦作“ 糧甖 ”。盛糧的陶器。大肚小口,古代墓葬用為明器。 北齊 顔之推 《顔氏家訓·終制》:“吾當松棺二寸,衣帽已外,一不得自隨,牀上唯施七星闆;至如蠟弩牙、玉豚、錫人之屬,并須停省,糧甖明器,故不得營,碑誌旒旐,彌在言外。” 宋 高承 《事物紀原·吉兇典制·糧罂》:“今喪家棺斂,柩中必置糧罌者……《禮·檀弓》曰:重,生道也。《三禮圖》曰:重起于 商 代,以飯含餘粥以鬲盛之,名曰重。設之於庭,恐神依之以食。今之糧罌,即古重之遺意也。”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糧罂”是一個古代漢語詞彙,其含義和用法可從以下幾個方面詳細解釋:

一、基本釋義

“糧罂”指盛放糧食的陶制容器,通常為大肚小口的形制。拼音為liáng yīng,部分文獻中亦寫作“糧甖”。


二、曆史背景與用途

  1. 墓葬明器
    糧罂在古代墓葬中作為陪葬明器使用,常見于北朝至宋代的喪葬習俗。例如北齊顔之推在《顔氏家訓·終制》中提到,墓葬中應避免使用蠟弩牙、玉豚等器物,而糧罂作為明器也需簡化。

  2. 禮儀功能
    據《三禮圖》記載,糧罂可能源自商代的“重”(一種盛放飯含餘粥的鬲),用于祭祀時供神靈依附食用。


三、形制與材質


四、延伸含義

在成語中,“糧罂”可比喻儲糧能力或儲備量,但此用法較罕見。更常見的相關成語如“寅吃卯糧”“兵精糧足”等,多與糧食管理相關。


五、權威文獻參考

若需進一步考證,可查閱《漢典》或《顔氏家訓》原文。

網絡擴展解釋二

《糧罂》的意思

《糧罂》是一個表示砂鍋中的沙和籽類食物的詞語。在現代漢語中,通常用來形容沙土中的雜質,也可以表示鍋中除了食物以外的雜質。

拆分部首和筆畫

《糧罂》的部首是“米”和“罒”,分别代表食物和網羅的意思。《糧罂》總共由15個筆畫組成。

來源

《糧罂》這個詞最早出現在《康熙字典》中,是明清時期的漢字。在古代,民間常使用砂鍋作為烹饪工具。砂鍋中的沙土通常會帶有雜質,如沙粒、石子和其他不潔物。因此,人們用“糧罂”來指代其中的雜質。

繁體

《糧罂》的繁體字是「糧罌」。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漢字中,《糧罂》的寫法為「糧罌」,和現代漢字寫法基本一緻。

例句

1. 挑出菜葉和《糧罂》,将米放入鍋中煮熟。

2. 這個砂鍋有很多《糧罂》,需要清洗幹淨。

組詞

1. 糧食、糧庫、糧草。

2. ******、罂粟殼、******堿。

近義詞

雜質、沙礫、雜物。

反義詞

食品、幹淨、純淨。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