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霜月的意思、霜月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霜月的解釋

(1).指農曆七月。《隸釋·漢魯相韓敕造孔廟禮器碑》:“歎霜月之靈,皇極之日。” 王念孫 《讀書雜志·漢隸拾遺》:“ 引之 曰:弟一行‘霜月之靈’,霜月即《爾雅》之‘七月為相’也。霜相古同聲,故霜字以相為聲……《集古録》以霜月為九月,非是。”

(2).寒夜的月亮。 南朝 宋 鮑照 《和王護軍秋夕》:“散漫秋雲遠,蕭蕭霜月寒。” 唐 王勃 《寒夜懷友》詩之一:“北山煙霧始茫茫,南津霜月正蒼蒼。” 清 黃景仁 《夜泊聞雁》詩:“悽然對江水,霜月不勝涼。”

(3).冬月。 宋 梅堯臣 《八月三日詠原甫庭前林檎花》:“從今數霜月,結子尚能成。”按,林檎果六、七月熟,有的能冬月再次結果。參閱 明 李時珍 《本草綱目·果二·林檎》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霜月”一詞在不同語境中有多重含義,具體解釋需結合文本分析:

一、李商隱詩作《霜月》的意象

  1. 自然意象
    詩中“霜月”指深秋時節的月夜景象,融合了霜的冷冽與月的皎潔。首句“初聞征雁已無蟬”通過物候變化(雁南飛、蟬聲絕)點明時值深秋,呼應《禮記·月令》中“季秋之月霜始降”的記載。

  2. 神話象征
    “青女素娥俱耐冷”化用神話人物:

    • 青女:主司霜雪的女神(出自《淮南子·天文訓》)
    • 素娥:即嫦娥,代表月亮
      兩者“鬥婵娟”的拟人化描寫,賦予霜月清冷高潔的美學意境。
  3. 藝術構思
    詩人突破秋景蕭瑟的傳統描寫,以霜月争輝展現冷豔絕俗的審美特質,暗含對高潔品格的贊頌。


二、作為漢語詞彙的含義

  1. 農曆月份代稱
    《隸釋》等古籍記載,“霜月”指農曆七月,因“霜”與“相”古音相通,對應《爾雅》中“七月為相”的記載。

  2. 寒夜之月
    南朝鮑照詩句“蕭蕭霜月寒”及唐代王勃作品中,“霜月”多指秋冬寒夜的月亮,強調清冷意境。

  3. 文化意象擴展
    現代語境中可引申為表現孤寂、高潔等情感的意象,如“北山煙霧始茫茫,南津霜月正蒼蒼”。


三、延伸辨析

需注意文學作品中“霜月”常為複合意象,如李商隱詩将自然現象與神話結合,而單獨作為詞彙時更側重時令或物理特征。具體釋義需結合上下文,避免混淆字面與象征含義。

網絡擴展解釋二

霜月

霜月是指農曆中的十月,也就是陽曆的十一月。在這個月份,天氣逐漸寒冷,霜降也逐漸增多,因此得名霜月。

拆分部首和筆畫

霜月的部首是雨,共有11個筆畫。

來源

霜月一詞最早出現在《節令記》一書中,用來描述農曆中十月的特點。這個月份的氣候已經開始變冷,霜降也逐漸增多。

繁體

霜月的繁體形式為「霜月」。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時候,「霜月」的寫法與現代稍有不同。其中,「霜」字在古代寫作「霝」,表示露水凝結成霜的意思。

例句

1. 這個霜月的早晨,大地上銀裝素裹,美麗而甯靜。

2. 霜月的到來,使得人們早晚出行都需要多加衣物保暖。

組詞

霜期、霜降、月份、月亮、月夜、月光、月色

近義詞

冬月、十月、季冬

反義詞

夏月、暑月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