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論語.泰伯》﹕"可以托六尺之孤﹐可以寄百裡之命。"邢昺疏﹕"可以托六尺之孤者﹐謂可委托以幼少之君也。若周公﹑霍光也﹔可以寄百裡之命者﹐謂君在亮陰﹐可當國攝君之政令也。"後以"托孤寄命"指受遺命托付輔助幼君﹔或君主居喪時﹐受命攝理朝政。亦泛指付托以非常之重任。
“托孤寄命”是一個漢語成語,具體解釋如下:
指臨終前将孤兒(多指年幼的君主)及國家大事托付給值得信賴的人。其中:
源自《論語·泰伯》:“可以托六尺之孤,可以寄百裡之命。”邢昺注解稱,這是指将幼主和國家命運托付給忠臣(如周公、霍光)。宋代羅大經《鶴林玉露補遺》中,也以韓琦為例,說明其“靜定凝重”的性格適合承擔此責。
如需進一步了解曆史案例或具體語境用法,可參考《論語》或宋代史籍。
《托孤寄命》是一個成語,意為将自己的孤兒寄托給他人,并托付其生命的安危。這個成語形象地表達了在特殊情況下把自己的孩子寄予他人照顧的決定和冒險。
《托孤寄命》這個成語中的字的拆分、部首和筆畫如下:
《托孤寄命》這個成語的出處是《将相和》,是中國古代小說《水浒傳》裡的一個故事。在這個故事中,守城将領盧俊義因為要出征而将自己的孤兒托付給了兄弟好友林沖。這個故事中的情節形象地描述了托孤寄命的含義。
繁體字為《託孤寄命》。
古代寫法與現代有所不同,沒有标準統一的規定。古代常用的繁體字寫法是《托孤寄命》。
托孤寄命這個成語可以用于以下例句:
他将自己的女兒托孤寄命于鄰居,然後出征戰場。
在危急關頭,他毅然選擇将自己的命運托付給了最信任的朋友。
與《托孤寄命》相關的組合詞彙:
托付、孤兒、寄予、守城、将領、兄弟好友。
近義詞:托付命運、托付生死。
反義詞:親力親為、自行其是。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