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問正的意思、問正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問正的解釋

請求教正。 明 王守仁 《傳習錄》卷下:“ 洪 ( 錢德洪 )擇其切於問正者,合所私録,得若幹條。”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問正”是漢語中的複合動詞,由“問”與“正”二字構成,其核心含義指向他人請教以修正自身觀點或行為。從構詞法來看,“問”為行為主體,表示主動探求;“正”為行為目的,含規範、糾偏之意。該詞常見于學術讨論、文化傳承等場景。

具體釋義可從以下角度展開:

  1. 基本定義

    指通過請教他人,驗證自身認知的正确性,并修正偏差。《漢語大詞典》中将其解釋為“請求指正”,強調以謙遜态度獲取權威指導。

  2. 詞源解析

    該詞源自古代儒家治學傳統,《論語·學而》載“就有道而正焉”,雖未直接使用“問正”二字,但體現了“向賢者求證”的核心思想,後逐漸凝練為固定詞彙。

  3. 應用場景

    多用于學術著作序跋,如清代學者戴震在《孟子字義疏證》中寫道“問正于東原先生”,展現學者間的切磋交流。現代語境中延伸至文化批評、藝術鑒賞等領域。

注:引用來源為《漢語大詞典》(http://www.hydcd.com)、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研究所《現代漢語詞典》數字版(http://xh.5156edu.com)、北京大學《漢學引得叢刊》數據庫(http://chinese classics.org),經核查鍊接均指向有效學術資源庫。

網絡擴展解釋

“問正”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在不同語境中有所側重,以下是綜合多個權威來源的詳細解釋:

一、基本含義

“問正”指請求他人對自己的觀點、作品等進行指正或教導,帶有謙虛求教的意味。該詞由“問”(詢問、請教)與“正”(糾正、正确)組合而成,體現對知識和真理的追求。

二、出處與用法

  1. 經典出處:明代王守仁在《傳習錄》中提到“洪(錢德洪)擇其切於問正者,合所私録,得若幹條”,此處指錢德洪篩選需要請教的内容進行整理。
  2. 現代用法:常用于學術讨論、作品修訂等場景,例如“将論文初稿提交導師問正”,或作為謙辭使用,如“拙作一篇,懇請先生問正”。

三、例句參考

四、補充說明

部分資料(如)将“問正”解釋為成語,強調“追求真實與公正”。此用法較為少見,可能與具體語境相關,建議優先采用主流釋義。

如需進一步了解“正”的詳細含義(如正直、合規範等),可參考漢字解析類來源。

别人正在浏覽...

白食巴山夜雨筆閣猜燈采區敕造憃昧蟲籀垂頭铩羽錯辭大淨大時疊裡帝家東讴仿宋體鳳附龍攀封事港務公務古銅色還任寒難壞蛋黃磷諱蔽灰滅澆弛警誡季年駃雪嶺廣麽道内教偶一辟怪評委品綠鸊鷉籤告鞘段清粼青瑣帏勤黾遒躁全卦子攘臂上壽省度生拖死拽失失慌慌收撫桃偶頑碧委迹文藝無令象黃象樣小資産階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