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衡量調節。 清 姚鼐 《複汪進士輝祖書》:“瞻於目,誦於口,而書於手,較其離合而量劑其輕重多寡。”
“量劑”是一個漢語詞語,其含義和用法如下:
核心含義
“量劑”指衡量調節或掌握分寸,強調對事物的權衡與調控。其中“量”表示衡量、估計,“劑”原指醫藥劑量,引申為調節的尺度。
詞源與用法
該詞最早見于清代姚鼐的《複汪進士輝祖書》:“較其離合而量劑其輕重多寡”,意為通過觀察、誦讀和書寫來調節内容的詳略與平衡。
語境特點
多用于書面或學術場景,例如古文分析、醫學配藥等需精确衡量的領域,現代漢語中使用頻率較低。
作為動詞短語
表示具體的“衡量調節”動作,如文獻中提到的調節文字輕重或藥物劑量。
作為成語
部分詞典(如查字典)将其歸為成語,比喻處事需恰當把握分寸,避免過度或不足。
如需更深入的古代文獻例證,可參考清代姚鼐相關著作。
《量劑》是一個漢字詞語,意為“量度和衡量”的工具或方法。它通常用于指代測量、評估或判斷某物的大小、重量、價值等。
《量劑》這個詞由兩個部首組成:量(重量)部首和刂(刀)部首。量部首表明其和測量相關,刂部首表示其和工具、器具相關。它的總筆畫數為11。
《量劑》這個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漢字演變的過程。它的繁體字形為“量劑”,其中的“劑”字在古代泛指藥物。
在古代漢字寫法中,一般使用篆書或隸書來書寫《量劑》這個詞。篆書是古代印章上的字形,隸書則是秦漢時期的一種方式。這些古代寫法相較于現代字形有一些變化,但整體上仍能識别出《量劑》這個詞。
以下是幾個使用《量劑》這個詞的例句:
與《量劑》相關的組詞有:量度、衡量、标準等。它的近義詞包括:量器、測量儀器、度量衡等。沒有明确的反義詞與《量劑》相關。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