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瑣結的意思、瑣結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瑣結的解釋

亦作“璅結”。像鎖鍊一樣連結着。《文選·左思<吳都賦>》:“罼罕瑣結,罠蹏連綱。” 劉逵 注:“瑣結,似瑣連結也。” 唐 陸龜蒙 《記錦裾》:“微雲璅結,互以相帶。”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瑣結"是一個較為生僻的漢語詞彙,主要用于書面語,其核心含義指細微之事郁積于心,難以排解,形成的心結或愁緒。它強調因瑣碎、繁雜的小事累積而産生的心理上的糾結、煩悶或憂慮狀态。以下從詞典釋義與語義演變角度詳細解析:


一、單字溯源與合成義

  1. “瑣”的本義與引申

    《說文解字》釋“瑣”為“玉聲也”,本指玉器碰撞的細碎聲響,後引申為細小、零碎、不重要的事物(如“瑣事”“瑣碎”)。《漢語大詞典》明确其引申義為“細小繁雜”。

  2. “結”的語義核心

    “結”本義為“締也”(《說文解字》),指編織、打結的動作,引申為心中郁積、難以解開的狀态(如“郁結”“心結”)。《現代漢語詞典》标注其比喻義為“凝聚、積聚”的情感或問題。

  3. 合成詞“瑣結”的語義融合

    二字組合後,“瑣結”指因瑣碎之事長期積聚而形成的心理疙瘩或愁緒,強調小事對情緒的持續性困擾。這一用法多見于古典詩文,現代漢語使用頻率較低。


二、權威詞典釋義與用例

  1. 《漢語大詞典》釋義

    明确收錄“瑣結”為“瑣碎郁結于心”,例證如清代黃景仁詩:“瑣結千憂并,艱難一病擔。” 此處“瑣結”與“千憂”對應,凸顯小事積聚成憂的心理過程。

  2. 古代文獻中的典型語境

    • 情感郁積:如明代宋濂文“愁腸瑣結,不可斷絕”,形容愁緒如細繩纏繞難解。
    • 事務煩擾:清代公文“案牍瑣結,吏疲于應對”,指瑣碎公務堆積成負擔。

      均指向由外及内的累積性心理壓力。


三、語義特征與使用場景

  1. 心理性:強調内在情緒狀态(如焦慮、煩悶),而非具體事件本身。
  2. 累積性:隱含時間維度,需小事反複堆積方能形成。
  3. 書面性:屬文言殘留詞彙,今多見于文學、曆史文本,口語幾乎不用。
  4. 消極傾向:多表達負面情緒,如愁悶(“瑣結難抒”)、疲憊(“心神瑣結”)等。

四、近義詞辨析

詞彙 核心差異 示例
瑣結 強調瑣事積聚成心結 瑣結于胸,終日不展
郁結 泛指情緒堵塞,不限于瑣事 悲憤郁結,久而成疾
糾結 側重矛盾選擇,現代常用 糾結于去留問題
積郁 突出長期壓抑,程度較深 積郁成疾,藥石難醫

五、文化關聯與延伸

“瑣結”折射中國傳統思維中對“小患積大災”的警惕(如《韓非子》"千丈之堤,以蝼蟻之穴潰")。其心理機制亦契合現代心理學“日常煩擾”(Daily Hassles)理論——微小壓力源持續累積可導緻焦慮或抑郁。


參考文獻

  1. 許慎. 《說文解字》[M]. 中華書局, 1963.
  2. 漢語大詞典編輯委員會. 《漢語大詞典》[Z]. 上海辭書出版社, 1986-1994.
  3. 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研究所. 《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Z]. 商務印書館, 2016.
  4. 永瑢等. 《四庫全書》集部文集[DB/OL]. 中國基本古籍庫.
  5. Lazarus, R.S. Psychological Stress and the Coping Process[M]. McGraw-Hill, 1966.

網絡擴展解釋

“瑣結”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在不同語境中存在細微差異,以下為綜合解釋:

1.基本含義

“瑣結”由“瑣”(繁雜、細碎)和“結”(連結、纏繞)組成,最初指像鎖鍊一樣互相連結的結構,常見于古代文獻中對具體事物的描述。例如《文選·左思〈吳都賦〉》中提到“罼罕瑣結”,指捕獵工具如鎖鍊般連結。

2.引申與比喻

現代用法中,“瑣結”可引申為事物或情感糾纏複雜、難以解開的狀态。例如形容思緒紛亂、心情煩悶,或描述生活中的困擾和難題。

3.使用場景

4.其他寫法

部分文獻中亦作“璅結”(如、7),兩者含義相同,屬異體字現象。

參考資料

如需查看具體文獻出處或例句,可參考漢典及《吳都賦》等古籍原文。

别人正在浏覽...

猵獺鼻柱撥草瞻風搏臘不屈不撓朝光吃獨食持行侈言道紀丁督護歌抵足而眠貳屍番芋發言忿競甘壤高壓水銀燈觥飯鬼吹國家秘密橫事洪亮檢促堿鹽借誼紀念號九津據鞍開屠蘭熏樂此不疲兩周靈牀論殺門大夫明灘磨笄女博士鋪闆撲翦遷染羣策羣力染毫三圍聖胤神瑩市亭時雄受害書帳伺便四趁嵩少素日跳蚤市場退讓賢路王侯臘鄉賢祠銜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