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亦作“璅結”。像鎖鍊一樣連結着。《文選·左思<吳都賦>》:“罼罕瑣結,罠蹏連綱。” 劉逵 注:“瑣結,似瑣連結也。” 唐 陸龜蒙 《記錦裾》:“微雲璅結,互以相帶。”
“瑣結”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在不同語境中存在細微差異,以下為綜合解釋:
“瑣結”由“瑣”(繁雜、細碎)和“結”(連結、纏繞)組成,最初指像鎖鍊一樣互相連結的結構,常見于古代文獻中對具體事物的描述。例如《文選·左思〈吳都賦〉》中提到“罼罕瑣結”,指捕獵工具如鎖鍊般連結。
現代用法中,“瑣結”可引申為事物或情感糾纏複雜、難以解開的狀态。例如形容思緒紛亂、心情煩悶,或描述生活中的困擾和難題。
部分文獻中亦作“璅結”(如、7),兩者含義相同,屬異體字現象。
如需查看具體文獻出處或例句,可參考漢典及《吳都賦》等古籍原文。
瑣結是一個形容詞,用來描述事情複雜而繁瑣的樣子,也指瑣碎而無關緊要的糾結。這個詞由兩個部分組成,分别是“瑣”和“結”。
拆分部首和筆畫:瑣(玉)的部首是玉,是一個古代漢字,總筆畫為13畫;結(纟)的部首是纟,是一個替代部首,總筆畫為7畫。
來源:瑣結一詞最早見于北宋文學家蘇轼的《東坡志林·馮翊堂》:“是日さて李廷香來上報,昨日見王祥墓前擎有袁燕公鄒氏墓合棺,以諸土産詩句獻之,主人多寶其心。”這裡的“棺”的意思指的是合棺,表示将兩個人的屍骨放在同一個棺材中。
繁體:繁體字「瑣結」。
古時候漢字寫法:在古代,瑣結的寫法有所不同,常見的寫法有「巰結」、「巰結」。這些寫法是根據文字演變而來的,現代漢字已經簡化了很多。
例句:他對于瑣細的事情總是瑣結不已。
組詞:瑣事、心結、糾結、複雜、思緒紛繁。
近義詞:糾結、複雜、錯綜複雜。
反義詞:簡單、明了、單純。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