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甕器的意思、甕器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甕器的解釋

亦作“甕器”。甕類容器。 北魏 賈思勰 《齊民要術·種紅藍花栀子》:“絞訖,著甕器中,以布蓋上。”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甕器”是一個漢語詞彙,其核心含義指陶制的甕類容器。以下是綜合多個來源的詳細解釋:

基本定義

甕器(拼音:wèng qì)指用陶土燒制的甕類容器,主要用于盛放水、酒、食物等物品。其名稱源于“甕”,即腹部較大的圓形容器,常見于古代日常生活和農業活動中。

文獻與用例

  1. 曆史記載:北魏賈思勰《齊民要術·種紅藍花栀子》中提到“絞訖,著甕器中,以布蓋上”,說明甕器在古代用于加工或儲存物品。
  2. 材質與用途:甕器多為陶制(少數為石器),具有較大的容量,常用于儲存液體或固體(如酒、水、糧食等)。

補充說明

注意

如需進一步考證,可參考《齊民要術》原文或權威詞典。

網絡擴展解釋二

《甕器》的意思

《甕器》是指用甕做成的器皿。甕指的是一種圓形或橢圓形的陶器或石器,一般用來存放食物或液體。甕器可以用來儲存大量的物品,是古代生活中重要的容器之一。

拆分部首和筆畫

《甕器》一詞由“瓦”部和“器”部組成。根據部首檢索法,瓦屬于“瓦字旁”的一部分,器屬于“口字旁”的一部分。它的拆分筆畫為10畫(瓦為4畫,器為6畫)。

來源

《甕器》這個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在古代,人們用甕器來儲存食物或液體,因此甕器在古代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甕器的使用,既方便了人們的儲存,也保持了儲存物品的質量。

繁體

《甕器》的繁體字為「甕器」。

古時候漢字寫法

古時候《甕器》的漢字寫法并不完全一樣。在古代的金文中,甕的形狀較為扁平,類似一個樽或壺,寫作「罋」。而器的寫法在古代也有所變化,寫作「聧(瓦 + 唐土)」。

例句

1. 農田裡的水甕是用來澆灌莊稼的。

2. 這個博物館裡陳列着古代的甕器。

組詞

1. 甕棺:指古代葬送貴族或皇帝的陪葬品,形狀呈甕狀的棺椁。

2. 甕聲甕氣:形容說話聲音低沉粗重,憨厚樸實。

3. 甕中之鼈:比喻局限在狹小空間中無法發展。

近義詞

1. 罐器:指用陶瓷或金屬制成的大型容器。

2. 缸器:指用陶瓷制成的容器,一般較大。

3. 壺器:指用來裝酒或液體的器皿。

反義詞

蓋器:指封閉器皿,如罐蓋。

鬥器:指用來盛放鬥或敵人頭顱的器皿。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