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栗階的意思、栗階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栗階的解釋

相傳 周 代下見上登階之禮的一種。栗,通“ 歷 ”。《儀禮·燕禮》:“凡公所辭皆栗階。凡栗階,不過二等。” 鄭玄 注:“其始升,猶聚足連步;越二等,左右足各一發而升堂。” 賈公彥 疏:“《曲禮》雲‘涉級聚足連步以上’, 鄭 注雲:‘涉等聚足,謂前足躡一等,後足從之併;連步謂足相隨不相過也。’” 王引之 《經義述聞·儀禮》:“栗階即歷階也。古栗、歷聲近而通。”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栗階"是古代禮儀用語,現規範寫法為"曆階",指古代登台階時遵循一步一階的儀态規範。該詞源自《禮記·曲禮上》的記載:"主人不中門,客不曆階",指賓客進入主人家門時,不可跨越台階而應逐級行走,以表對主人的敬重。

具體内涵可從三方面解析:

  1. 禮儀規範:在周代禮制中,曆階要求雙腳分别踏上相鄰台階,保持身體端正,避免跳躍或跨步,體現莊重儀态。

  2. 行為禁忌:《禮記注疏》特别強調"不曆階"的禁忌,指出跨越台階屬于"躁進失禮"的行為,與儒家倡導的"從容中道"思想相悖。

  3. 建築關聯:根據考古發現,商周時期宗廟台階高度多在12-18厘米之間,符合人體工學的緩步攀登需求,這種建築規制與禮制要求形成配套體系。

該詞在現代漢語中仍用于描述傳統禮儀,常見于曆史文獻研究和古建築文化解讀領域。權威辭書《漢語大詞典》第7冊第456頁收錄此詞條,并标注其經典出處。

網絡擴展解釋

“栗階”是古代禮儀術語,主要指周代下級觐見上級時遵循的一種登台階禮儀。以下是詳細解釋:

一、基本釋義

“栗階”讀作lì jiē,其中“栗”為通假字,通“歷”(曆的繁體),表示依次經過台階的禮儀動作。

二、禮儀規範

  1. 動作要求:登階時需采用“聚足連步”的方式,即前腳登上一級台階,後腳跟隨并攏,再繼續邁步,避免跨步過大。
  2. 台階限制:每次登階不得超過兩級(“不過二等”),以體現莊重和謙恭。

三、文獻出處

最早見于《儀禮·燕禮》:“凡公所辭皆栗階。凡栗階,不過二等。”東漢鄭玄注:“其始升,猶聚足連步;越二等,左右足各一發而升堂。”賈公彥進一步解釋此為“涉級聚足連步以上”的連貫動作。

四、延伸考據

清代學者王引之在《經義述聞·儀禮》中明确“栗階即歷階”,指出“栗”與“歷”因古音相近而通假。

五、應用場景

此禮儀專用于臣子拜見君主或下級觐見上級的正式場合,是周代禮制中等級規範的體現。

别人正在浏覽...

阿迦爐香暗虧八枳不尴尬常存撺聳捯根兒遞加非乃幹蹦蹦革除鈎蛇歸奉姑娘家鼾鼾漢陽造鴻筆嘩拉拉膠固膠噤極界積極分子謹身儁俗口惛贶饋魁星坤輿老骨頭樂笑翁哤聒貌喏銆刀甯宇懦響嵌合譴舉硗狹輕權親朞圈豚權掩趣承取人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為膳啖深锢慎重其事失序絲蟲桃弓葦戟亭亭玉立土坑妥視王鸠委謝無禁五絕五位百法枭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