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栗阶的意思、栗阶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栗阶的解释

相传 周 代下见上登阶之礼的一种。栗,通“ 歷 ”。《仪礼·燕礼》:“凡公所辞皆栗阶。凡栗阶,不过二等。” 郑玄 注:“其始升,犹聚足连步;越二等,左右足各一发而升堂。” 贾公彦 疏:“《曲礼》云‘涉级聚足连步以上’, 郑 注云:‘涉等聚足,谓前足躡一等,后足从之併;连步谓足相随不相过也。’” 王引之 《经义述闻·仪礼》:“栗阶即歷阶也。古栗、歷声近而通。”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栗阶"是古代礼仪用语,现规范写法为"历阶",指古代登台阶时遵循一步一阶的仪态规范。该词源自《礼记·曲礼上》的记载:"主人不中门,客不历阶",指宾客进入主人家门时,不可跨越台阶而应逐级行走,以表对主人的敬重。

具体内涵可从三方面解析:

  1. 礼仪规范:在周代礼制中,历阶要求双脚分别踏上相邻台阶,保持身体端正,避免跳跃或跨步,体现庄重仪态。

  2. 行为禁忌:《礼记注疏》特别强调"不历阶"的禁忌,指出跨越台阶属于"躁进失礼"的行为,与儒家倡导的"从容中道"思想相悖。

  3. 建筑关联:根据考古发现,商周时期宗庙台阶高度多在12-18厘米之间,符合人体工学的缓步攀登需求,这种建筑规制与礼制要求形成配套体系。

该词在现代汉语中仍用于描述传统礼仪,常见于历史文献研究和古建筑文化解读领域。权威辞书《汉语大词典》第7册第456页收录此词条,并标注其经典出处。

网络扩展解释

“栗阶”是古代礼仪术语,主要指周代下级觐见上级时遵循的一种登台阶礼仪。以下是详细解释:

一、基本释义

“栗阶”读作lì jiē,其中“栗”为通假字,通“歷”(历的繁体),表示依次经过台阶的礼仪动作。

二、礼仪规范

  1. 动作要求:登阶时需采用“聚足连步”的方式,即前脚登上一级台阶,后脚跟随并拢,再继续迈步,避免跨步过大。
  2. 台阶限制:每次登阶不得超过两级(“不过二等”),以体现庄重和谦恭。

三、文献出处

最早见于《仪礼·燕礼》:“凡公所辞皆栗阶。凡栗阶,不过二等。”东汉郑玄注:“其始升,犹聚足连步;越二等,左右足各一发而升堂。”贾公彦进一步解释此为“涉级聚足连步以上”的连贯动作。

四、延伸考据

清代学者王引之在《经义述闻·仪礼》中明确“栗阶即歷阶”,指出“栗”与“歷”因古音相近而通假。

五、应用场景

此礼仪专用于臣子拜见君主或下级觐见上级的正式场合,是周代礼制中等级规范的体现。

别人正在浏览...

闇薄百户变省宾赞博洽惨无人理啜食辞满葱蒙村声代舞踧足饭飧风言俏语高级水泥赓酬谽谺黑陶文化红氍毹怀寄欢欣鼓舞互导溷俗简畼贾终汲集纠理绩效开广空晴老老掠盗垒栅两样灵光殿灵龛领握轮种麦奴孟门秘箓抢满寝所儒墨森丽少偶砂鼠绳案石劒霜琯丝竹筦弦肽键停留听神经通判同舟共济王质烂柯硪筑想望衔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