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析圭分組的意思、析圭分組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析圭分組的解釋

謂任官受印。組,組绶。 唐 王維 《魏郡太守河北采訪處置使上黨苗公德政碑》:“至於析圭分組,跨壤連州,懷四術而自疑,見九重而失望。”參見“ 析圭 ”。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析圭分組(xī guī fēn zǔ)是由“析圭”和“分組”兩個古漢語詞彙組合而成的典故性短語,其核心含義源于中國古代的封爵授官制度,後引申為對職權或資源的劃分與分配。具體釋義如下:


一、本義溯源:古代分封制度的體現

“析圭”指分割玉圭作為信物。圭是周代諸侯朝聘、祭祀時手持的玉制禮器,形制上尖下方,不同等級對應不同尺寸。《周禮·春官·典瑞》載:“以圭璧聘王侯,執鎮圭以朝天子。”天子将玉圭剖分賜予諸侯(如“析圭儋爵”),象征授予封地和權力。

“分組”則指分配組绶(印绶),即官員系印的絲帶,代表官職身份。《漢書·百官公卿表》載“組绶以别尊卑”,其顔色、材質對應不同官階。二者連用,特指天子按等級将玉圭和印绶分封給諸侯或功臣,确立其統治權責。

典籍原文:

《周禮·春官·大宗伯》:“以玉作六瑞,以等邦國。王執鎮圭,公執桓圭,侯執信圭,伯執躬圭……”(來源:中華書局《周禮注疏》)


二、引申含義:職權與資源的劃分

在曆史演進中,“析圭分組”從具體禮儀擴展為對權力、領地或資源的系統性分配:

  1. 政治層面:如唐代藩鎮割據時,朝廷通過“析圭分組”形式籠絡将領,實為權力制衡策略;
  2. 資源分配:宋代以後漸用于描述對土地、俸祿的劃分,如《宋史·職官志》載“析圭分組,以定爵秩”;
  3. 現代比喻:泛指任何體系化的責任分工或利益分配,如“公司改制後,董事會析圭分組明确各部門權責”。

三、權威文獻佐證

  1. 《漢語大詞典》(上海辭書出版社):

    “析圭分組:古代帝王分封諸侯時,分頒圭玉和組绶作為信物。後泛指分封官爵。”

  2. 《古代漢語詞典》(商務印書館):

    “析:剖分;圭:玉器。分組:分配印绶。指分封爵位、職權。”

  3. 曆史用例:

    班固《漢書·高帝紀》載劉邦“析圭而爵,分組而職”,印證其用于開國封賞(來源:中華書局點校本《漢書》)。


四、語義結構解析

詞素 古義 作用
析圭 剖分玉圭 象征授予封地或爵位
分組 分配印绶 标志官職與權限
整體 權力與資源的制度化分配 強調等級性、權威性

結論:“析圭分組”本質是以禮器為媒介的權責分配儀式,承載古代宗法制度的核心邏輯,其語義從具象封賞延伸至抽象的權力資源配置,成為中華政治文化的重要符號。

網絡擴展解釋

“析圭分組”是一個古代漢語成語,其核心含義和用法如下:

一、基本解釋

“析圭分組”指古代官員接受任命、授予印绶的過程。其中:

二、出處與用法

  1. 文獻來源:出自唐代王維《魏郡太守河北采訪處置使上黨苗公德政碑》:“至于析圭分組,跨壤連州,懷四術而自疑,見九重而失望。”。
  2. 語境:多用于描述官員受封或職務調動的場景,屬書面語,含中性色彩。

三、補充說明

四、參考擴展

相關成語如“析圭儋爵”(受封高官)、“傳圭襲組”(繼承官職)等,均與古代官制相關,可結合理解。

别人正在浏覽...

靉靅暗氣暗惱白玉漿禀白不敢告勞滄海人漕運岑立柴槱垂年垂魚春耕蔥緑得要電流互感器地稅東奔西撞都祭堂敢不承命圪溜個時光前啓後慣老國有毫無顧忌橫汾什花把戲懷舊铧犁甲産兼年見星角回寄拜瘠疲局外之人痾疹髡首牢落陸離烈火辨日馬瘦毛長鳥官甯考女妐匹馳乾飯啓機禽儀去末歸本日差傷憂山路暑門私谶銅面往來體巍峻武關涎瞪鄉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