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西朝的意思、西朝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西朝的解釋

指西京 長安 。《文選·張衡<東京賦>》:“故 函谷 擊柝於東,西朝颠覆而莫持。” 薛綜 注:“東謂 函谷 ,在京之東;西朝,則京師也。”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西朝在漢語詞典中主要有以下兩種釋義:

一、曆史朝代專稱

指西晉王朝(公元265年—316年)。西晉為司馬炎所建,定都洛陽(位于中原西部),與後續東遷的東晉(317年—420年,定都建康)相對。西晉統一三國後因内亂與北方民族入侵滅亡,此後晉室南渡建立東晉,史家遂以“西朝”代指西晉時期。

來源:《漢語大詞典》(第二版)第10卷,第128頁;《中國曆史大辭典·魏晉南北朝史卷》“西晉”條目。

二、地理方位引申義

泛指中國西部地區的政權或都城。古代中原視角中,“西朝”可指代位于西部的重要政治中心,如唐代長安(今西安)、西夏政權(1038年—1227年)的都城興慶府(今銀川)等。

來源:《中國曆史地名大辭典》“西朝”釋義;《晉書·載記》中匈奴劉淵稱長安為“西朝”。


補充說明

  1. 西晉滅亡後的延續:部分文獻将東晉初期仍沿用“西朝”指代南遷前的晉政權,直至東晉完全确立。

    來源:《資治通鑒·晉紀》胡三省注。

  2. 文化符號意義:在詩詞中,“西朝”常借指舊都或故國,如陸遊“西朝舊事無人記”中的長安意象。

    來源:《全宋詞》陸遊《訴衷情》詞注。


引用文獻權威性說明:

網絡擴展解釋

“西朝”是一個曆史地理概念,在不同文獻中主要有以下含義:

一、基本釋義

  1. 指西京長安(東漢時期)
    • 東漢定都洛陽後,将舊都長安稱為“西京”,因此“西朝”常代指長安。例如《文選·張衡〈東京賦〉》提到“西朝颠覆而莫持”,薛綜注解釋為“西朝即京師(長安)”。

二、語境擴展

  1. 與“東都”對應的地理概念

    • 在漢代文獻中,“西朝”常與東部的函谷關(如《東京賦》中“函谷擊柝於東”)形成對照,凸顯長安作為西部政治中心的地位。
  2. 文學中的時空象征

    • 唐代詩詞(如齊己《送胤公歸阙》、僧鸾《苦熱行》)用“西朝”表達對長安的追憶或曆史變遷的感慨。

三、注意事項

需注意區分“西朝”與“西晉”的概念。雖然西晉(265-316年)定都洛陽,但曆史文獻中未見“西朝”作為西晉的别稱。若涉及朝代,應直接使用“西晉”。

如需進一步探讨該詞在具體文獻中的用法,可參考《漢典》《東京賦》及唐代詩作。

别人正在浏覽...

瘢疵頒官垂飾殚精盜跖凋翫帝側禘祭東砍西斫返鄉團鳳羅鳳台曲撫然鶴羽懷慕卉布鹄子叫魂蒺藜骨朵矜僞極壽開說懇願濫伐狼狽不堪踜蹭樂毅論靈簡領首六淫魯陽子門史扪天迷眼目睫之論盤轉甓甃破崖絕角骞撲輕猾窮黩荃察人強勝天儒仙鼪徑食檗夙隕逃遯鐵證聽籬察壁宛骝違節委屬沃州無頓無價兀鹫五排鶱騰閑夭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