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甓甃的意思、甓甃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甓甃的解釋

磚壁。 宋 郭彖 《睽車志》卷六:“月明透穴,照壙中歷歷可見,甓甃甚光潔。” 宋 朱弁 《曲洧舊聞》卷九:“竈間有灰,又得朱漆匕筯數十,其旁皆甓甃。”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甓甃”為複合詞,需拆解為“甓”與“甃”分别解釋,再綜合其組合含義:

  1. 甓(pì)
    本義指磚塊,多用于古代建築。如《詩經·陳風·防有鵲巢》中“中唐有甓”,即指庭院中的磚砌道路。

  2. 甃(zhòu)
    特指井壁的磚砌結構,引申為用磚石修砌的動作。《說文解字》釋為“井甓”,《周易·井卦》中“井甃無咎”即指以磚修井的行為。

  3. 組合含義
    “甓甃”多指以磚石砌築的井壁或建築結構,常見于古文描述修繕工程。如《莊子·秋水》中“缺甃之崖”即指磚砌井壁的殘缺處,體現具體與抽象結合的意象。

擴展:兩字均從“瓦”部,與陶制建材相關,反映了古代建築材料的特性。現代漢語中較少使用,多見于文獻或詩詞(如李賀詩句“腰龜徒甃銀”中的“甃”引申為裝飾)。

網絡擴展解釋二

甓甃

甓甃是一個漢字,讀音為pì zú。它是由"石"和"又"組成的,是一個形聲字。下面将詳細介紹甓甃的拆分部首和筆畫、來源、繁體、古時候漢字寫法、例句以及組詞、近義詞和反義詞。

拆分部首和筆畫

甓甃的部首是石(dàn)和又(yòu),它是由2個部首組成的。甓甃的總筆畫數為13。

來源

甓甃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建築領域。甓甃本意是指用石塊建造圍牆或城牆等建築物時所用的石磚。在古代,人們将石塊切割成方形或長方形的磚塊,并用它們來建造牆壁。

繁體

甓甃目前并沒有繁體字形

古時候漢字寫法

甓甃在古代漢字中的寫法并不完全相同。在《說文解字》中,甓甃的字形類似于現代的“砒”,表示石塊或石磚。

例句

1. 這堵圍牆用甓甃砌成,非常堅固。

2. 在古代,城牆常常是由甓甃組成。

組詞

甓室、甓牆、甓樓、甓井

近義詞

磚、砌體

反義詞

土牆、土坯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