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開說的意思、開說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開說的解釋

(1).進言;陳述。《呂氏春秋·壅塞》:“今自以賢過於 堯 舜 ,彼且胡可以開説哉?”《新唐書·劉文靜傳》:“将發,恐 唐公 不從, 文靜 謀因 裴寂 開説,于是介 寂 以交王,遂得進議。”《三國演義》第四三回:“ 子敬 開説大計,正與吾見相同。”

(2).引申為闡發解說。 唐 呂岩 《與潭州智度寺慧覺》詩:“請師開説西來意,七祖如今未有人。”

(3).開脫辯解。 宋 蘇轼 《論行遣蔡确劄子》:“今來非敢為 确 開説,但以此事所係國體至重,天下觀望二聖所為,若行遣失當,所損不小。” 清 任泰 《質疑》:“述往事,可以 呂相 自言;陳今事,理合代君開説。”

(4).方言。開導;勸說。如:他心眼兒窄,你得經常開說他。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開說”是一個多義詞,其含義根據語境和用法有所不同。以下是綜合多個來源的詳細解釋:

一、基本解釋

  1. 進言或陳述
    指在正式場合(如會議、辯論)中主動發表意見或觀點,強調表達的主動性。例如《呂氏春秋》中提到的“胡可以開說哉”,即指難以進言。

  2. 闡發解說
    引申為對事物進行深入解釋或分析,如唐代呂岩詩句“請師開說西來意”。

  3. 開脫辯解
    在特定語境下表示辯護或辯解,如蘇轼《論行遣蔡确劄子》中提到的非為蔡确“開說”。

  4. 方言中的開導、勸說
    部分地區用于表示勸導或說服,如“開說大計”(《三國演義》第四三回)。


二、使用場景


三、例句參考

  1. 陳述觀點
    “子敬開說大計,正與吾見相同。”(《三國演義》第四三回)
  2. 開導勸說
    “文靜謀因裴寂開說,遂得進議。”(《新唐書·劉文靜傳》)
  3. 現代用法
    “賦斂既煩數矣……民無所開說容言。”(例句)

四、總結

“開說”的核心含義是主動表達,具體含義需結合語境判斷。若需查看更多古籍例證或方言用法,可參考《呂氏春秋》《新唐書》及現代方言研究資料。

網絡擴展解釋二

開說

開說是一個由兩個漢字組成的詞語,包含“開”和“說”兩個部分。

拆分部首和筆畫

“開”字的部首是“開”,總共有四筆;“說”字的部首是“言”,總共有七筆。

來源

開說是一個現代漢語詞彙,常用于描述開展讨論、發言或表達意見的活動。

繁體

繁體字中,“開”字的形态為「開」,而“說”字的形态為「說」。

古時候漢字寫法

古時候,“開”字是由“ㄎ”和“十”組成;“說”字是由“言”和“兌”組成。

例句

1. 今天我們開說一下怎麼提高團隊合作能力吧。

2. 請大家踴躍發言,開說你們的建議和想法。

組詞

補充開說、重新開說、大膽開說、開說座談、開說會議。

近義詞

開講、暢談、傾訴、交流。

反義詞

閉口、守口如瓶、緘默、保持沉默。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