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磨除棱角。喻處事圓滑。《續資治通鑒·宋理宗嘉熙元年》:“彼中人之性,利害不出於一身,莫不破崖絶角以阿陛下之所好;其稍畏名義者,則包羞閔默而有跋前疐後之憂。”
“破崖絕角”是一個漢語成語,其含義存在兩種不同解釋,需結合權威來源和語境綜合判斷:
一、主流解釋(基于高權威性來源) 根據漢典、百度百科及文獻出處,該成語意為“磨除棱角,比喻處事圓滑”。其核心含義體現在:
二、其他解釋(需謹慎參考) 部分詞典(如)将其解釋為“處境危險,沒有出路”,可能源于對字面義“斷裂的山崖”和“絕路的山峰”的直譯。但此釋義缺乏文獻用例支撐,建議以主流解釋為準。
補充說明
建議在具體使用時優先參考《漢語成語大詞典》或權威古籍注本,以明确語境中的準确含義。
《破崖絕角》這個詞是形容陷入困境或處于絕境之中,無法挽回的局勢。它形象地比喻處境危險且無法逆轉,有走投無路的感覺。
《破崖絕角》這個詞的拆分部首是:
破 - 丶石
崖 - 山口
絕 - 纟九
角 - 見刀
總計12畫。
《破崖絕角》這個成語來源于古代寓言故事《破崖脫困》。故事中,一隻鷹被困在峭壁上,陷入絕境。最終,它驚險地在絕壁上綻放出最後的力量,成功飛出。這個成語就是從這個故事中演繹而來的。
《破崖絕角》的繁體字為「破崖絶角」。
在古時,「破崖絕角」的漢字寫法與現代有所不同,字形比較古老。例如:
破 - 石決也 (石字上有一個決字旁表示意識)
崖 - 山厓
絕 - 纟截正
角 - 見鬼
1. 在面臨巨大的經濟壓力和競争的情況下,他感覺自己已經陷入了破崖絕角的境地。
2. 這個團隊不僅面臨内部矛盾,還受到外界競争的擠壓,已經走到了破崖絕角的邊緣。
破局、崖崩、絕路、角力。
走投無路、岌岌可危、陷入絕境、破釜沉舟。
有餘地、引領出路、化險為夷。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