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隨便地叙談。《警世通言·玉堂春落難逢夫》:“此非貴客坐處,請到書房小敍。” 巴波 《你是在為人類服務嗎》一:“﹝ 巴老師 ﹞約我星期天到他家小叙。”參見“ 少敍 ”。
2.單篇詩文或集子等前面的序文。《李長吉詩集》“公莫舞歌并序” 清 方世舉 批注:“小敍見古人得 太史公 ‘姑不具論,論其軼事’之妙。” 阿英 《小說三談·小說搜奇錄·芍藥榻》:“首勸善小叙,文字拙劣。”參見“ 小序 ”。
“小敍”是一個漢語詞彙,具有以下兩層核心含義:
隨意交談
指非正式的、簡短的談話,常見于社交或日常場景。例如《警世通言》中提到的“請到書房小敍”,以及現代作家巴波作品中的“約我星期天到他家小叙”,均體現此用法。
短篇序文
用于單篇詩文或文集前的簡短序言,清代方世舉曾評價其“得太史公‘論其轶事’之妙”,強調其精煉而意蘊深遠的特點。
若需引用古籍原文或深入探究詞源,建議查閱《警世通言》或清代批注文獻。
小敍是一個漢字詞語,通常用來表示一段簡短的叙述或描述。它可以用來形容一種簡單、簡潔的文風,也可以指代短篇小說或散文。
小敍的部首是⼩ (小) 和 ⽂ (文)。⼩作為部首,表示小的意思;⽂作為部首,表示與文字相關的意思。
小敍一共有6個筆畫,按照筆劃順序分別是:橫劃、直劃、橫劃、橫劃、豎劃、撇。
小敍的來源比較難以追溯,但可以推測它源自古代漢字的演變。在古代文字中,很多字都有象形的特點,可能與實際意義有關。在漢字的發展過程中,逐漸演變成現在的形态。
小敍在繁體中的寫法為「小敘」。繁體字的形态有一定的區别,與簡體字有一些細微的差别,是一種保留傳統字形的書寫方式。
古代漢字的寫法與現代有所不同。在古時候,小敍寫作「小敍」的形态更加古樸,筆畫的形狀也可能有所不同。這些變化是因為漢字的演變以及書寫方式的發展。
以下是小敍的一些例句:
組詞:小敍情、小敍文、小敍體。
近義詞:描述、叙述、敍事。
反義詞:長篇、漫談、宏論。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