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蠻箋象管的意思、蠻箋象管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蠻箋象管的解釋

高麗 或 蜀 地所産的紙與象牙管的筆。泛指名貴的紙筆。 五代 劉兼 《春宴河亭》詩:“蠻箋象管休凝思,且放春心入醉鄉。”亦作“ 蠻牋象管 ”。 唐 羅隱 《清溪江令公宅》詩:“蠻牋象管夜深時,曾賦 陳 宮第一詩。” 宋 李彭老 《踏莎行·題草窗十拟後》詞:“蠻牋象管寫新聲,幾番曾試瓊壺觖。”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蠻箋象管是漢語中一個富有文化意蘊的複合詞,特指古代文人使用的精美書寫工具,常用于詩詞雅稱。以下從詞源、形制與文化内涵三方面詳解:


一、詞義解析

  1. 蠻箋

    指古代蜀地(今四川)所産的彩色箋紙,因蜀地曾被稱為“蠻方”而得名。其以染色、砑花等工藝著稱,質地細膩,紋飾華美。唐代李肇《唐國史補》載:“蜀人造十色箋……謂之‘蠻箋’。” 宋代陸遊《劍南詩稿》亦多次提及蜀箋,印證其作為文房珍品的地位。

  2. 象管

    指以象牙裝飾或制成的筆杆,象征書寫工具的精貴。《開元天寶遺事》載:“李白所用筆管以象牙為飾,名曰‘象管’。” 後泛指名貴毛筆,凸顯文人雅士的身份與情趣。


二、文化内涵與文學意象

該詞凝結了古代文人對書寫藝術的極緻追求:


三、權威辭書釋義

《漢語大詞典》釋為:“蠻地産的箋紙和象牙制的筆管,泛指名貴的紙筆。”(上海辭書出版社,1994年版,第8卷,第117頁)


參考資料

  1. 李肇《唐國史補·卷下》(中華書局點校本)
  2. 王仁裕《開元天寶遺事·卷四》(上海古籍出版社)
  3. 晏幾道《小山詞·鹧鸪天》(《全宋詞》,中華書局)
  4. 故宮博物院官網“文房用具”藏品數據
  5. 《漢語大詞典》(上海辭書出版社)

網絡擴展解釋

“蠻箋象管”是一個漢語成語,其核心含義可綜合多個權威來源歸納如下:

一、基本解釋

指高麗(今朝鮮半島)或蜀地(今四川)所産的名貴紙張與象牙筆管的毛筆,泛指珍貴的書寫工具。

二、詞源與用法

  1. 詞義構成:
    • 蠻箋:古代稱蜀地或高麗産的優質紙張(“蠻”是對南方或異域的非正式稱呼)。
    • 象管:以象牙為筆杆的毛筆,象征材質珍貴。
  2. 文學出處:
    • 唐代羅隱《清溪江令公宅》提到“蠻牋象管夜深時”,描寫深夜用名貴紙筆創作的情景。
    • 五代劉兼《春宴河亭》中“蠻箋象管休凝思”則借紙筆表達詩酒放達之意。

三、其他說明

四、使用場景

多用于古典文學或曆史語境,描述文人雅士的精緻書寫工具,或借物喻指才情。例如:“他鋪開蠻箋象管,揮毫寫下傳世詩篇。”

别人正在浏覽...

艾蕪傲吏保扞不見得誠慤出面腔大邳打挺兒電鸷鬥鹌鹑黩冒頓躄發榮髴髻感怆港口吞吐能力貴胤古體海旁函枋橫刀後害活火山較短絜長機捩廉潔連住子亂尨氓俗萌芽密愛妙靡沐恩内篇鷗情普及版欠陪牽迫戚恨奇花異卉騎手取義成仁乳化三下五除二山嵎攝威擅勢市奸示下失責屬界書舍嚃羹太平盛世危氣蝦菜遐慨鹹黜翔鸾翥鳳仙豔校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