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笆鬥的意思、笆鬥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笆鬥的解釋

[round-bottomed wicker basket] 用竹子或柳條編的圓底器物

詳細解釋

用柳條編成的一種盛器,底為半球形。 明 都穆 《都公譚纂》卷上:“ 興甫 聞之,攜一笆鬥,置錢數千以往。” 茹志鵑 《收穫時節》:“倉庫的緊隔壁是一個碾米廠,廠門口正有許多工人披着一大塊白布,掮着一笆鬥一笆鬥的白米朝船上運。”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笆鬥是一種傳統農用盛器,其含義可從以下方面綜合解析:

一、基本定義 笆鬥是用柳條、竹子或藤條編織的圓底容器,口部呈圓形,底部為半球形,部分會在口沿處加鐵箍以增強耐用性。其名稱中的“鬥”源于古代計量單位,常見容量為1-5鬥(約15-75斤)。

二、功能與用途 主要用于盛裝糧食(如稻谷、豆類),因編織緊密可防滲漏,甚至可短暫裝水。部分地區也用于搬運或晾曬作物。

三、延伸含義 在成語中比喻抵抗力弱、易被擊敗的人或事物,例如形容團隊脆弱或個體缺乏韌性。

四、地域與形制差異

示例用法
文學作品如茹志鵑《收獲時節》中描述“掮着一笆鬥白米”,直觀體現其裝載功能。

網絡擴展解釋二

笆鬥的意思

《笆鬥》讀音bā dǒu,是一個漢字詞語,意思是竹篾組成的網眼或者竹篾編成的盛物的器物。

拆分部首和筆畫

《笆鬥》的部首為竹,拆分後的筆畫數為9畫。

來源

《笆鬥》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的農村生活中。它是由竹篾編織而成,用來制作笆籬、籃筐、篩子等農具。在農田中,農民們使用笆鬥來過濾農作物、收集農作物等。因此,這個詞彙逐漸擴展其意義,用來形容由竹篾編織成的網狀結構的器物。

繁體

《笆鬥》的繁體字為「罷鬥」。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漢字《笆鬥》的寫法與現代基本相同。

例句

1. 農民正在用笆鬥将稻谷進行分揀。

2. 這個竹籃的底部使用了笆鬥編織,非常堅固。

組詞

1. 笆籬:用笆鬥編織而成的圍欄。

2. 笆筐:用笆鬥制作而成的筐子。

3. 篾片:用剝下來的竹篾制成的薄片。

近義詞

竹篾、竹網、編籃

反義詞

實心、密封、固實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