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喻大量花費金錢的處所。 宋 周密 《武林舊事·西湖遊幸》:“ 西湖 天下景,朝昏晴雨,四序總宜。 杭 人亦無時而不遊……日糜金錢,靡有紀極,故 杭 諺有‘銷金鍋兒’之號。” 元 薛昂夫 《山坡羊·西湖》曲:“銷金鍋在, 湧金門 外。”
(2).指吸鴉片的煙具。 清 魏源 《江南吟》:“長夜國, 莫愁湖 ,銷金鍋裡乾坤無。”
“銷金鍋”是一個曆史性詞彙,主要有以下兩層含義及延伸用法:
起源與典故
該詞最早見于宋代周密《武林舊事》對杭州西湖的記載。因西湖景色極佳,遊人絡繹不絕,導緻“日糜金錢,靡有紀極”,故民間諺語稱其為“銷金鍋兒”。元代薛昂夫詩句“銷金鍋在,湧金門外”也延續了這一比喻。
語義擴展
後世将“銷金鍋”泛指消費奢靡、大量耗費錢財的場所,如青樓、賭場等。例如清代揚州瘦西湖因富商雲集、紙醉金迷,也被稱為“銷金鍋子”(但此說法來源存疑,僅見于地方性描述)。
在清代魏源《江南吟》中,“銷金鍋”被用來隱喻吸食鴉片的煙具,暗諷鴉片泛濫導緻財富消耗如熔金化銀。例如詩句“長夜國,莫愁湖,銷金鍋裡乾坤無”,将鴉片的危害與銷金意象結合。
建議結合《武林舊事》《江南吟》等原文進一步考察詞義演變。
《銷金鍋》是一個成語,意思是指能夠熔化金銀的鍋,也借指能夠讓人財富瞬間消失的一些手段或行為。這個成語通常用來形容************的官員或者靠不正當手段獲取財富的人。
《銷金鍋》這個成語的拆分部首是“金”和“火”,其中“金”表示金質,與財富有關;“火”表示火熱,有熔化的意思。整個成語共有19個筆畫。
《銷金鍋》這個成語最早出現在明代呂坤的《玉壺清話》中。在繁體中,成語的寫法是「銷金鍋」。
在古代漢字中,成語《銷金鍋》的寫法可能會有些不同。比如在《莊子·齊物論》中,寫作“焇金釜”。不同的文獻和時代可能會有不同的寫法。
1. 這個官員貪污受賄,真是把自己變成了一個《銷金鍋》。
2. 年輕人要珍惜每一分辛苦掙來的錢,不要被誘惑變成《銷金鍋》。
1. 銷財:指財富消失或被耗盡。
2. 銷聲匿迹:形容一個人突然消失或不聲不響地離開。
3. 銷售:指推銷商品、售賣貨物。
4. 銷毀:指将物品或文檔完全破壞。
1. 揮霍無度
2. 貪圖享受
3. 積非成是
4. 虛度光陰
1. 勤儉節約
2. 保守穩重
3. 正直廉潔
4. 收獲滿滿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