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審問拟罪。 清 黃六鴻 《福惠全書·刑名·總論》:“今彙刑名為部,而先之以告理、差拘、審拟諸件。” 清 夏燮 《中西紀事·猾夏之漸》:“奉旨交刑部審拟,永遠監禁。”
“審拟”是一個漢語詞語,讀音為shěn nǐ,其含義在不同語境下有所差異,主要分為以下兩類解釋:
這是該詞的核心含義,尤其在古代或正式文獻中使用較多:
部分現代語境中,該詞可能引申為一般性審查:
建議根據具體語境選擇釋義。若涉及法律或曆史内容,優先采用“審問拟罪”的解釋。
《審拟》是一個漢語詞彙,它的拆分部首為「宀」和「䒑」,筆畫數為15畫。這個詞來源于古代的漢字演變,與祭祀儀式相關。
在繁體字中,「審拟」的寫法為「審擬」。
古時候,漢字寫法可能存在變化。關于「審拟」這個詞,在古代常被寫作「審訾」。隨着漢字的演變和簡化,現今的寫法為「審拟」。
例句:
1. 這份報告需要經過仔細的審拟才能正式發布。
2. 他花了很多時間在審拟上,為了确保文書的準确性。
3. 在新建項目的計劃階段,審拟非常重要,以減少後期工作的糾錯成本。
組詞:
1. 審查(shěn chá)
2. 審理(shěn lǐ)
3. 審核(shěn hé)
4. 審議(shěn yì)
5. 拟定(nǐ dìng)
近義詞:
1. 審核(shěn hé)
2. 審查(shěn chá)
3. 審議(shěn yì)
反義詞:
1. 任意(rèn yì)
2. 隨意(suí yì)
3. 信任(xìn rèn)
4. 自由(zì yóu)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