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枭獍的意思、枭獍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枭獍的解釋

亦作“ 梟鏡 ”。舊說枭為惡鳥,生而食母;獍為惡獸,生而食父。比喻忘恩負義之徒或狠毒的人。 北魏 楊衒之 《洛陽伽藍記·永甯寺》:“若 兆 者蜂目豺聲,行窮梟獍,阻兵安忍,賊害君親。” 範祥雍 校釋:“《漢書》二十五《郊祀志》:‘祠 黃帝 用一梟破鏡。’ 孟康 注:‘梟,鳥名,食母;破鏡,獸名,食父。’破鏡即是獍。此以比喻很戾忘恩之人。”《魏書·恩倖傳·侯剛》:“曾無犬馬識主之誠,方懷梟鏡返噬之志。” 唐 元稹 《捉捕歌》:“外無梟鏡援,内有熊羆驅。”鏡,一本作“ 獍 ”。 明 梁辰魚 《浣紗記·論俠》:“誰料主公信任 伯嚭 ,容梟獍之在庭。”《中國國6*6*黨第二次全國代表大會宣言》:“蓋小軍閥之末路,倒行逆施,久已梟獍之不若矣。”

詞語分解

關注詞典網微信公衆號:詞典網,回複:枭獍漢語 快速查詢。

網絡擴展解釋

“枭獍”是一個漢語成語,由“枭”和“獍”兩種傳說中的惡獸組成,常用于比喻忘恩負義或兇殘狠毒之人。以下是詳細解釋:


一、字義解析

  1. 枭(xiāo)

    • 本義為貓頭鷹,古代被視為不祥之鳥。
    • 引申義:
      • 兇悍:如“枭雄”“枭将”形容勇猛強悍之人;
      • 刑罰:指砍頭後懸挂示衆(如“枭首”);
      • 私鹽販子:舊時對非法販鹽者的稱呼。
  2. 獍(jìng)

    • 傳說中形似虎豹的惡獸,出生後即食其父。

二、比喻意義


三、相關擴展


“枭獍”通過兩種惡獸的習性,生動刻畫了人性中的背叛與兇殘,是漢語中極具批判色彩的詞彙。其出處多源自古籍,現代使用需注意語境。

網絡擴展解釋二

枭獍

枭獍(xiāo jìng)是一個漢字詞語,由兩個部分構成,即“枭”和“獍”。

“枭”是由“木”和“鳥”兩個部首組成,是一個三筆字,讀音為xiāo。它表示一種兇猛的猛禽,也稱為貓頭鷹。

“獍”是由“犬”和“巠”兩個部首組成,是一個五筆字,讀音為jìng。它原本表示猛獸,後來也可以用來形容人類兇殘的行為。

”枭獍“這個詞的來源并不明确,但在古代的漢字中,它曾被用來形容兇惡而狡猾的人。

在繁體字中,”枭獍“的寫法分别是“梟”和“獍”,雖然筆畫稍有變化,但意思并無改變。

在古代寫法中,”枭“是以”林“代替,即寫作“林獍”;”獍“則是以”犮“代替,即寫作“枭犮”。

以下是使用”枭獍“這個詞的例句:

1. 他做事狡猾,真是個枭獍之徒。

2. 這個兇手面目猙獰,舉止如同枭獍。

3. 在森林裡,你可以看到許多枭獍的眼睛在黑暗中閃爍。

一些與“枭獍”相關的詞語包括:

1. 枭梧:兇險而聰明的人。

2. 獍牙:兇惡而銳利的牙齒。

與“枭獍”相反的詞語可能是溫和、善良、和善等。

希望以上内容對您有所幫助。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