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拘盧舍的意思、拘盧舍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拘盧舍的解釋

梵語。古 印度 計程單位。或作“俱盧舍”。意為“一牛吼地”。 唐 玄奘 《大唐西域記·印度總述》:“窮微之數,分一踰繕那為八拘盧舍。拘盧舍者,謂大牛鳴聲所極聞。”《法苑珠林》卷三:“故《毗曇論》四肘為一弓,五百弓為一拘盧舍,八拘盧舍為一由旬。一弓長八尺,五百弓長四百丈,四百丈為一拘盧舍。”《翻譯名義集·數量》:“拘盧舍,此雲五百弓,亦雲一牛吼地,謂大牛鳴聲所極聞。或雲一鼓聲。《俱舍》雲二裡,《雜寶藏》雲五裡。”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拘盧舍”是梵文Krośa的音譯,為古印度的一種長度單位,也寫作“俱盧舍”“拘屢奢”等。以下是綜合多個權威來源的詳細解釋:

1.基本定義

2.單位換算

根據不同文獻記載,其具體數值存在差異:

3.文化背景

4.注意事項

如需更完整的文獻引用或曆史背景,可參考漢典、佛學辭典等權威來源。

網絡擴展解釋二

拘盧舍的意思

拘盧舍(jū lú shè)是一個漢字詞語,表示被困、被拘束在某個地方。在古代文學中,這個詞通常用來形容人們的行動受到限制或束縛。

拆分部首和筆畫

拘盧舍的拆分部首為手(扌)和車(車),意味着與人與交通運輸相關。它共有15個筆畫。

來源及繁體

拘盧舍一詞最早出現在《漢書·律曆志》中。繁體字的寫法為拘盧舍。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漢字沒有統一的标準寫法,不同的人在不同的時期可能會使用不同的字形。因此,沒有明确的古時候漢字寫法可以參考。

例句

1. 這位作家為了創作新作品,将自己拘盧舍在了一個小屋子裡。

2. 這個國家的言論受到了拘盧舍,人們不能自由地發表意見。

組詞

拘限、舍身、束縛、困住

近義詞

拘束、限制、羁絆、約束

反義詞

自由、放任、解放、寬容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