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銜令的意思、銜令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銜令的解釋

遵奉王令。《管子·形勢》:“法令之合于民心,如符節之相得也,則主尊顯。故曰:銜令者,君之尊也。”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銜令”是一個漢語詞彙,讀音為xián lìng,其核心含義為遵奉王令,具體可從以下角度解析:

  1. 基本釋義
    指嚴格遵循并執行君主的命令,強調對王權的服從與忠誠。這一概念常見于古代政治語境,體現法令與民心的契合性。

  2. 出處與背景
    源自《管子·形勢》:“法令之合于民心,如符節之相得也,則主尊顯。故曰:銜令者,君之尊也。”,說明法令順應民意時,君主權威得以彰顯。

  3. 字義分解

    • 銜:本義為“馬嚼子”,引申為“接受、奉行”(如“銜命”),或“心懷”(如“銜恨”)。
    • 令:指“命令”,特指君王的指令。
  4. 應用場景
    多用于描述臣子或執行者嚴格遵從上級指令的行為,如“銜令而行,不敢有違”。明代詩詞中亦有“銜令死猶愛”的表述,體現對命令的忠誠。

  5. 權威性說明
    該詞釋義在《漢典》《查字典》等高權威來源中一緻,而《管子》作為先秦典籍進一步佐證其曆史淵源。

網絡擴展解釋二

《銜令》的意思

《銜令》是一個成語,意思是接受上級的命令或指示。在工作或軍事上,下屬接受上級的指令、職責或任務都可以稱為“銜令”。這個成語可以用來形容官員、軍隊或組織中執行命令的行為。

部首和筆畫

《銜令》這個詞的部首是“衤”(衣字旁),筆畫數為10。

來源和發展

《銜令》一詞最早出現在《晉書·虞蓋傳》中。在古代社會,這個詞語用于描述軍隊士兵執行上級命令的動作。隨着時間的推移,這個詞漸漸演變成今天表示接受任命或指令的意思。

繁體字

銜令的繁體字為「銜令」。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漢字的書寫形式也有所不同。《銜令》這個成語在古時候的寫法為「銜令」。

例句

1. 這個士兵始終忠心耿耿,永遠嚴格地銜令行事。

2. 官員們都遵守了紀律,積極地銜令完成工作任務。

相關詞語

組詞:銜接、銜言、銜山陟嶽、銜冰吞檗。

近義詞

服從命令、接受指令、聽從安排。

反義詞

違抗命令、拒絕指令、不服從安排。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