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青龍符的意思、青龍符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青龍符的解釋

隋 唐 時頒發給東方諸州的傳信符。《新唐書·車服志》:“傳信符者,以給郵驛,通制命……東方諸州給青龍符,南方諸州朱雀符,西方諸州騶虞符,北方諸州玄武符,皆左四右三。左者進内,右者付外。行軍所亦給之。”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青龍符是中國傳統文化中的一種道教符箓,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和宗教象征意義。以下從漢語詞典及文化角度進行詳細解釋:

一、基本釋義

  1. 字義解析
    • 青:代表東方,五行屬木,象征生機與春季。《說文解字》釋為“東方色也”。
    • 龍:神話中的祥瑞神獸,司掌雲雨,象征權威與力量。《爾雅·釋天》稱龍為“鱗蟲之長”。
    • 符:道教法術中的符文,以朱砂或墨書寫,承載神力以驅邪禳災。《抱樸子》載“符皆神明所授”。

      合義:青龍符即借東方青龍神力繪制的符咒,用于祈福、辟邪或召請神靈。

二、文化象征與功能

  1. 四象信仰的核心

    青龍與白虎、朱雀、玄武并稱“四象”,青龍居東方,代表少陽與春季,主生發之氣。《淮南子·天文訓》載:“東方木也,其帝太皞,其獸青龍”。

  2. 道教法術載體

    道教認為青龍符可溝通神靈,常見于齋醮、鎮宅等儀式。如《道藏》收錄的“青龍鎮宅符”,用于護佑家宅平安。

  3. 五行相生之用

    符中常融入五行理論,如以青色(木)生紅色(火),象征生生不息,契合風水調和之道。

三、曆史文獻記載

四、現代應用與傳承

當代道教儀式、民俗活動及文化衍生品(如影視、遊戲)中,青龍符仍作為東方守護的象征出現,但需區分宗教法器與藝術化演繹。


權威參考文獻來源(非直接鍊接,可檢索書籍或數據庫):

  1. 《說文解字注》(中華書局)
  2. 《爾雅義疏》(上海古籍出版社)
  3. 《抱樸子内篇校釋》(中華書局)
  4. 《淮南子集釋》(中華書局)
  5. 《道藏·正一部》(文物出版社)
  6. 《唐六典》(中華書局)
  7. 《雲笈七籤》(華夏出版社)

網絡擴展解釋

“青龍符”是隋唐時期用于官方通信的傳信符,其含義和用途可綜合以下信息解釋:

  1. 基本定義
    青龍符是隋唐時期頒發給東方諸州的官方傳信憑證,主要用于郵驿傳遞和政令通達。其名稱來源于古代四象中的“青龍”,象征東方方位。

  2. 曆史背景與功能
    根據《新唐書·車服志》記載,傳信符分為四種,分别對應四方:東方青龍符、南方朱雀符、西方騶虞符、北方玄武符。青龍符專用于東方地區的軍政文書傳遞,确保政令的權威性和保密性。

  3. 符的結構與分配規則
    符的形制為“左四右三”,即左側四枚符存于中央(進内),右側三枚分發給地方(付外)。這種設計既便于中央管控,又能快速驗證地方傳遞文書的真僞。行軍時也會使用此類符節。

  4. 與其他傳信符的關聯
    四方符節體系體現了古代“天人合一”的治理思想,青龍符與朱雀符(南)、騶虞符(西)、玄武符(北)共同構成完整的方位通信系統,強化了中央對地方的控制力。

如需進一步了解具體文獻記載,可參考《新唐書·車服志》原文或相關曆史研究資料。

别人正在浏覽...

安志白玉無瑕榜師幫閑本物碧沚薄夜采風察裡津保衛戰長短言陳道臣妾趣督黨邪醜正打雄短語發采沸洋洋風會封境浮涼府任俯伛沽激和顔悅色懷古傷今惶怖洄泝經丘尋壑今譯開生面慷慨捐生藍色連廊零族流落失所鳴駒牧包南蓢楩楠貧罄擎蓋秋徑诠品缺心眼兒山帶賞慨詩谶手藝題紅梯路推賢網戶武備湘妃墓先見嘯鸢吸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