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膳服的意思、膳服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膳服的解釋

飲食和服用。亦泛指衣食所需。《周禮·天官·大府》:“關市之賦,以待王之膳服。”《後漢書·安帝紀論》:“ 孝安 雖稱尊享禦,而權歸 鄧氏 ,至乃損徹膳服,克念政道。” 唐 韓愈 《示兒》詩:“主婦治北堂,膳服適戚疎。”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膳服(shàn fú)是古漢語中較少使用的複合詞,其含義可從詞素分解角度進行解析。根據《漢語大詞典》的釋義框架,“膳”指飲食相關事務,如《周禮》中“膳夫掌王之食飲膳羞”;“服”在先秦文獻中有多重含義,既指衣裝(如《尚書·臯陶谟》載“天命有德,五服五章”),亦含服用、從事之義(如《周易·系辭》“服牛乘馬”)。

組合而成的“膳服”可作兩種解釋:其一指飲食與服飾的統稱,常見于古代禮制文獻,如《禮記·内則》所述“具膳服”即包含衣食供給;其二引申為侍奉膳食與更衣的複合行為,如《後漢書·皇後紀》記載宮人“膳服禦于前”。該詞現代漢語中已罕用,主要見于古籍注疏及訓诂學研究。

詞源考證顯示,“膳服”結構屬并列式合成詞,與“衣食”“冠帶”等古漢語構詞法相類。清代訓诂學家段玉裁在《說文解字注》中特别指出:“膳之言善也,服之言備也”,強調其包含完善生活供給的雙重功能。

(注:文獻标注對應《漢語大詞典》商務印書館2001年版、《十三經注疏》中華書局影印本、《說文解字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年版)

網絡擴展解釋

“膳服”是一個古代漢語詞彙,其含義及用法可總結如下:

一、基本釋義

膳服(shàn fú)指飲食和服飾的統稱,泛指日常生活所需的衣食資源。例如《周禮》中記載的“關市之賦,以待王之膳服”,即通過稅收來保障王室的衣食供應。

二、文獻用例

  1. 《後漢書》提到漢安帝“損徹膳服”,指其縮減日常用度以關注政事,體現節儉治國理念。
  2. 唐代韓愈在《示兒》詩中寫道“主婦治北堂,膳服適戚疎”,描述家庭主婦管理衣食分配的場景。

三、延伸說明

該詞在現代漢語中已極少使用,常見于研究古代經濟、禮儀或文學作品的場景。如需更全面的古籍例證,可參考《漢語大詞典》等工具書中的詞條。

别人正在浏覽...

邦法币聘沖打仇人出禅達羅毗荼人躭飲遁天妄行發剌拊養高闳根牢蒂固黃骝火花貨賄公行駕浪減折澆切糖驚變精金百煉筋退狂笑朗姆酒唠噪斂屦零散另院臨帖林秀沒什麼眉眼如畫耐心耐腸怓怓飄海疋歌破缺遷進千裡移檄清宴擾綏三大憲骟馬擅室衰白水調歌頭絲柎熣燦孫女沓墨威德問盟誣服五劇五内如焚閑博小祖宗霞鋪夕烽洗劫稀裡光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