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毛茛的意思、毛茛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毛茛的解釋

俗稱“老虎腳爪草”。多年生有毛草本。初夏開花,花黃色。是有毒植物。莖、葉的汁液,有強烈的刺激性,用于殺蛆蟲和孑fe44。民間以全草入藥。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毛茛(學名:Ranunculus japonicus),是毛茛科毛茛屬多年生草本植物。以下從漢語詞典釋義角度結合植物學特征詳細說明:


一、詞源與基本釋義

“毛茛”之名源于其形态特征:


二、植物學特征

  1. 形态

    • 根:須根簇生,肉質。
    • 莖:直立,高30–70厘米,中空有縱棱。
    • 葉:基生葉三深裂,裂片具鋸齒;莖生葉漸小。
    • 花:黃色花瓣5枚,帶蠟質光澤,徑1.5–2厘米,花期4–6月。
  2. 生境分布

    常見于田邊、溪畔濕地,分布遍及全國,以長江流域為多。據《中華本草》載,其適應性廣,海拔200–3000米均可生長。


三、藥用與毒性

  1. 傳統藥用

    全草入藥,外用治瘧疾、關節炎(搗敷發泡療法)。《中藥大辭典》指出其性溫、味辛,具利濕消腫之效。

  2. 毒性警示

    含原白頭翁素,誤食可緻口腔灼痛、嘔吐,嚴重者抑制呼吸。國家藥品數據庫标注為“有毒藥材”,禁止内服。


四、文化意象

古稱“猴蒜”,見于《本草拾遺》:“毛茛,江東呼為猴蒜,田野甚多。” 因其塊根似蒜,猴子偶有掘食而得名。


參考資料

: 中國科學院中國植物志編委會. 《中國植物志》第28卷. 科學出版社, 1980.

: 李書心. 《東北草本植物志》. 遼甯科學技術出版社, 2005.

: 國家中醫藥管理局《中華本草》編委會. 《中華本草》. 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 1999.

: 南京中醫藥大學. 《中藥大辭典》第二版. 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 2006.

: 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 《中國有毒植物數據庫》. 2020年更新.

: 唐·陳藏器. 《本草拾遺》. 輯校本, 人民衛生出版社, 1983.

網絡擴展解釋

毛茛是一種具有多重屬性的植物,以下從多個角度進行詳細解釋:

一、植物學屬性

毛茛(學名:Ranunculus japonicus Thunb.)為毛茛科毛茛屬多年生草本植物,莖直立,高30-70厘米,葉片呈圓心形或五角形,基部心形或截形,兩面貼生柔毛,初夏開黃色花,聚合果近球形。

二、藥用價值

  1. 功能主治
    具利濕、消腫、止痛、退翳等功效,可治療瘧疾、黃疸、風濕關節痛、偏頭痛等病症,外用可截瘧、消腫及治瘡癬。
  2. 使用方式
    全草及根入藥,需搗碎外敷或煎服,但因其毒性,需嚴格遵循用法用量。

三、毒性警示

毛茛含原白頭翁素,莖葉汁液具有強烈刺激性,可用于殺蟲(如滅蛆、殺孑孓),但接觸皮膚可能引發水泡,内服過量會導緻中毒,需謹慎使用。

四、别名與分布

五、其他文化屬性

毛茛花語為“受歡迎”,因其花色豐富、花型似牡丹,常作為觀賞植物栽培。

注意事項:藥用建議咨詢中醫師,避免自行使用;接觸植株時需防護,防止皮膚刺激。

别人正在浏覽...

拜表百物标首巉岨朝飯籌決楚切耡耰粗誕翠以羽殃身錯糅淡退倒寘典傳鬥決槀粟鞏峻酣鬭合浦還珠歡敬諱避魂識戶稅記諜精美稷嗣君究研九洲四海局部開荒刻納魁長俪偕緑绨毛薛闵雨末冬農機具蹒連拼湊撲扇绮裡卻塵褥冗繁柔遠懷來喪庭散嬾聖壽樂實拍視如敝屣淑節朔野數位輸油管四豁脫氧委葉穩帖詳議醯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