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霜鳥。指白鷗、白鹭等。 唐 孟郊 《立德新居》詩:“霜禽各嘯侶,吾亦愛吾曹。” 唐 李賀 《昌谷》詩:“漁童下宵網,霜禽竦煙翅。” 王琦 彙解:“霜禽,鳥之白色者,鷗鷺之屬。” 宋 林逋 《山園小梅》詩:“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斷魂。”
“霜禽”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和用法可通過以下方面解析:
“霜禽”指白色羽毛的鳥類,常見于古典詩文,多代指白鷗、白鹭等水鳥。該詞由“霜”(白色冰晶)和“禽”(鳥類)組合而成,字面可理解為“如霜般潔白的鳥”。
唐代詩詞
宋代名句
林逋《山園小梅》:“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斷魂。”此處以“霜禽”暗喻高潔的鶴或白鳥,與梅花相映成趣。
該詞多用于古典文學,尤其在描繪秋冬景色或高潔意象時,如“霜禽竦煙翅”展現白鳥在寒霧中振翅的畫面。
“霜禽”是一個富有詩意的詞彙,通過顔色與意象結合,常用于烘托清冷、高遠的意境。如需進一步了解具體詩句背景,可參考《全唐詩》或宋代詩詞集。
霜禽是一個漢字詞語,通常用來形容在寒冷的冬天出現的鳥類。
霜禽由兩個部首組成,左邊是“雨”部,右邊是“禾”部。它一共有12個筆畫。
“霜禽”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詩詞。在古代的詩歌中,經常使用“霜禽”這個詞來形容冬天裡飛翔的鳥類。
霜禽的繁體字形為「霜禽」。
在古時候,漢字“禽”的寫法有所不同。它的古代形狀是「㪀」,讀作“qín”。
1. 冬日的早晨,霜禽在寒冷的空氣中飛翔,給人們帶來了一絲生機。
2. 黎明時分,霜禽的鳴叫聲還在耳邊回響,仿佛是一首冬天的歌曲。
1. 霜雪:冬天裡的雪。
2. 禽鳥:泛指鳥類。
3. 寒冷:天氣非常冷的情況。
1. 寒禽:和霜禽意思相同,用來形容冬天出現的鳥類。
2. 冬鳥:也是指冬天裡出現的鳥類。
夏禽:用來形容夏天出現的鳥類。
春鳥:指春天裡的鳥類。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