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烈的意思、顯烈的詳細解釋
顯烈的解釋
(1).昭著的功業。 三國 魏 曹丕 《策命孫權九錫文》:“以勗相我國家,永終爾顯烈。”
(2).謂功業昭著,品行剛正。 ********* 《“今”與“古”》:“他們争論到一個很重要的問題,這個問題就是:現今的人猶能與顯烈的古人抗衡否?”
詞語分解
- 顯的解釋 顯 (顯) ǎ 露在外面容易看出來:明顯。顯著。顯學(著名的學說或學派)。 表現,露出:顯露。顯示。顯山露水(喻顯示自己,引人注目)。 舊時稱有權勢的或有名聲地位的:顯貴。顯赫。顯要。 敬辭,稱先人:
- 烈的解釋 烈 è 火勢猛;引申為猛,厲害:烈火。烈焰。烈酒。烈馬。烈性。激烈。劇烈。 氣勢盛大:轟轟烈烈。 剛直,有高貴品格的;為正義而死難的:烈女。壯烈。先烈。烈士。 功業:功烈。 古同“列”,行列。 筆畫
專業解析
"顯烈"是一個漢語複合詞,由“顯”和“烈”兩個字組合而成,主要用于形容功業、事迹或聲名顯著而盛大,帶有莊重、崇高的色彩。以下是基于權威漢語詞典和語言學資料的詳細解釋:
一、字義分解
-
顯(顯)
- 本義:明顯、顯著。《說文解字》:“顯,頭明飾也。”引申為顯露、顯赫。
- 引申義:指聲名卓著、地位崇高,如“顯達”“顯赫”。
- 來源參考:
《說文解字注》(段玉裁):“顯者,明之謂也。”
-
烈
- 本義:火勢猛烈。《說文解字》:“烈,火猛也。”
- 引申義:
- 形容功業、事迹的盛大(如“功烈”);
- 指剛正、壯烈(如“烈士”);
- 表光明、顯赫(如“烈光”)。
- 來源參考:
《漢語大詞典》:“烈,謂功業顯赫。”
二、複合詞“顯烈”的釋義
核心含義:形容功業、聲名或精神顯著而盛大,常帶有莊嚴、崇高的評價色彩。
- 典型用例:
- 指功勳卓著:如“顯烈之勳”,強調功業顯赫且影響深遠。
- 形容精神崇高:如“忠義顯烈”,褒揚忠烈剛正的氣節。
- 用于曆史評價:多見于史書、碑銘中對曆史人物或事件的稱頌(如“顯烈将軍”)。
權威詞典釋義:
三、古典文獻中的用例
- 《後漢書·祭祀志》:
“追思顯烈,以章至德。” ——指彰顯先王顯赫的功業。
- 《三國志·魏書》:
“顯烈昭德,以勸後人。” ——以顯赫功績昭示德行,激勵後世。
來源參考:中華書局點校本《二十四史》。
四、現代使用場景
- 曆史人物評價:如嶽飛、文天祥等民族英雄常被冠以“忠義顯烈”之稱。
- 地方志與碑文:用于記述地方先賢或重大曆史事件(如“顯烈祠”)。
- 文學修辭:在頌揚性文體中增強莊重感(如“顯烈功勳,永垂不朽”)。
五、語義關聯與近義詞
- 近義詞:顯赫、昭烈、彪炳、卓著
- 反義詞:微末、湮沒、晦暗
- 關聯詞:
- 顯揚(彰顯宣揚);
- 烈績(盛大的功績);
- 顯懿(顯赫美好,多指德行)。
參考文獻
- 許慎(漢)撰,段玉裁(清)注:《說文解字注》,上海古籍出版社。
- 羅竹風主編:《漢語大詞典》,漢語大詞典出版社。
- 《辭源》(第三版),商務印書館。
- 班固(漢)撰:《後漢書》,中華書局點校本。
(注:因部分古籍無直接網絡鍊接,來源标注以權威出版社紙質文獻為準。)
網絡擴展解釋
“顯烈”是一個中文詞彙,具有以下兩層核心含義,綜合高權威性來源(如查字典)及曆史文獻用例分析得出:
-
昭著的功業
指顯著而輝煌的成就或功績,常用于形容曆史人物或重大事件。例如,三國時期曹丕在《策命孫權九錫文》中以“顯烈”贊頌孫權的功業()。
-
品行剛正且功績突出
強調個人在功業顯赫的同時,兼具正直剛毅的品德。近代學者李大钊在讨論古今人物對比時,用“顯烈”形容古人的卓越品行與成就(、)。
使用場景與示例
- 文學與曆史評價:多用于褒揚曆史人物或重大貢獻,如“顯烈的古人”指功績與品德并重的先賢。
- 現代語境:可形容傑出人物或事件,如“他在科研領域的顯烈貢獻”。
補充說明
- 該詞屬書面語,日常使用較少,常見于學術或正式文本中。
- 需注意語境,避免誤用為單純描述“激烈”或“明顯”的普通場景。
如需進一步了解具體文獻中的用法,可參考《策命孫權九錫文》或李大钊的《“今”與“古”》原文。
别人正在浏覽...
晻莫暴怒備責邊缺逋薮才格骖鸾馭鶴馳湍瓷铛膽量打耙笃笃喃喃飛觞走斝分級绀幰匦院後報黃菠羅婚婣惑蔽講時鐘匠役澗盤金閨子靖約伎人救生局眷區科名草連箭黎朦柳橋隆豺鸾阙胪斷買出貌合情離夢景蒙稚木券鬧表匿黯排備秦嶺穹麗期信三寸之舌三登三魚傷目生塵使強數量詞伺機俗曲文案弦詩骁勇下死勁心粗膽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