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了了的意思、了了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了了的解釋

[know clearly;understand] 心裡明白;清清楚楚;通達

不甚了了

心中了了

勾畫了了。——明· 魏學洢《核舟記》

詳細解釋

(1).聰慧;通曉事理。 晉 袁宏 《後漢紀·獻帝紀》:“小時了了者,至大亦未能奇也。”《宋書·恩倖傳·戴法興》:“大将軍 彭城王義康 於尚書中覓了了令史,得 法興 等五人。”《二刻拍案驚奇》卷五:“小時了了大時佳,五歲孩童已足誇。” 清 唐孫華 《憶頤兒時就婚外家》詩:“了了自小時,長大或恐否。”

(2).明白;清楚。 晉 張華 《博物志》卷二:“有發 前漢 時冢者,人猶活……問 漢 時宮中事,説之了了,皆有次序。” 唐 李白 《代美人愁鏡》詩:“明明金鵲鏡,了了玉臺前。” 明 陳繼儒 《珍珠船》卷一:“坐常欲閉目内視存見五藏腸胃,久行之,自得分明了了。” 巴金 《關于長生塔》:“朋友來信說,他讀這本書,不很了了,拿給孩子讀,孩子也說不懂。”

(3).拍打谷物用的一種農具。《釋名·釋用器》:“枷……或曰了了,以杖轉於頭。故以名之也。”按, 畢沅 疏:“了,今本譌作丫。”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了了”在漢語中是一個多義詞,其含義需結合具體語境理解,主要可從以下三個方面闡釋:

一、明白清楚;清晰明了(最常用義)

指對事物或道理認識透徹、表達清晰的狀态。

詞典釋義:

《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明白;清楚:心中~|不甚~。”

《漢語大詞典》:“聰慧;通曉事理。亦形容清晰分明。”

例證:

《世說新語·言語》:“小時了了,大未必佳”(幼時聰慧,長大後未必出色)。

魯迅《書信集》:“此事内幕,我實了了。”(此事内情,我十分清楚)。

二、方言中表示“完結”“了結”

部分地區口語中用作動詞,表示結束或解決。

詞典釋義:

《漢語方言大詞典》:“了結;完畢。如:這件事總算~了。”

例證:

老舍《駱駝祥子》:“這筆賬早晚得~。”(這筆賬遲早要了結)。

三、古漢語中通“寥寥”,表稀少

文言中偶見,形容數量極少或聲音微弱。

詞典釋義:

王力《古漢語字典》:“通‘寥寥’。稀少;寂靜。”

例證:

《後漢書·杜笃傳》:“車騎~,宮衛寂然。”(車馬稀少,宮禁寂靜)。


權威參考來源:

  1. 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研究所.《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 商務印書館.
  2. 漢語大詞典編纂處.《漢語大詞典》. 上海辭書出版社.
  3. 許寶華,宮田一郎.《漢語方言大詞典》. 中華書局.
  4. 王力.《王力古漢語字典》. 中華書局.

網絡擴展解釋

“了了”是一個多義詞,其含義因語境和方言差異而不同,具體解釋如下:

一、普通話中的含義

  1. 明白清楚
    指對事物理解透徹、心裡清楚。例如:“心中了了”“勾畫了了”()。該用法源自晉代文獻《後漢紀》中“小時了了,大未必佳”,形容年幼聰慧但未必成年出衆()。

  2. 完結、結束
    在動詞後作助詞時,表示動作完成,如“寫完了”“吃光了”()。但單獨使用“了了”較少表此意,更多見于複合詞如“一了百了”。

二、閩南語中的特殊含義

在閩南語中,“了了”有兩種方言用法():

三、相關詞語與用法

四、語言結構特點

“了了”由重複的“了”構成,增強語氣,多用于口語和書面語中,強調對事物的清晰認知()。需根據上下文區分其具體含義,避免與助詞“了”(如“完成了”)混淆。

如需進一步了解方言差異或例句,可參考相關語言學資料(如、2、7)。

别人正在浏覽...

奔逸辯剖貶責碧玉椽不便崇敞蟲魚學粗細十番盜泉定亂費糜分番縛雞弄丸服制哥鐘寒露後院起火淮王鷄狗诙妄鑒評金銮寶殿攈載據轼巨橐款睇賫排琅邪台老頭兒樂淚如泉湧鍊行蓮華世界連明連夜黎旭腼慙内辭捏沙成團凝華牛骥同槽尼止拟肘排隊論飄泊無定前置輕薄無禮輕憐疼惜曲徑通幽镕陶上急生力軍失敗為成功之母十二經霜辔太空态貌炭坑違返濊濊無能之輩消梨花小李将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