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風馬的意思、風馬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風馬的解釋

(1).指疾馳如風的馬。《漢書·禮樂志》:“靈之下,若風馬,左倉龍,右白6*虎。” 唐 杜甫 《朝享太廟賦》:“園陵動色,躍在藻之泉魚;弓劍皆鳴,汗鑄金之風馬。”

(2).指風。 宋 薛季先 《吳江放船至楓橋灣》詩:“風馬座中生,天幕波中出。”

(3).挂在檐間的鐵馬。風吹相擊發聲。 明 湯顯祖 《牡丹亭·鬧殇》:“甚飛絲繾的陽神動,弄悠揚風馬叮咚。” 明 王錂 《春蕪記·候約》:“重簷風馬催愁起,影徹孤幃思轉迷。” 清 惜秋旅生 《維新夢·寫本》:“看一派冰蟾瀉冷,聽幾番風馬敲涼。”

(4).猶言風馬牛不相及。比喻毫不相幹的事物。 唐 劉知幾 《史通·斷限》:“其於 曹氏 也,非唯理異犬牙,固亦事同風馬。”參見“ 風馬牛不相及 ”。

詞語分解

關注詞典網微信公衆號:詞典網,回複:風馬漢語 快速查詢。

網絡擴展解釋

“風馬”是一個多義詞,其含義因語境和文化背景不同而有所差異。以下為詳細解釋:

一、漢語中的基本釋義(綜合)

  1. 疾馳如風的馬
    最早見于《漢書·禮樂志》,如“靈之下,若風馬”,形容速度極快,後延伸比喻行動迅猛的人或事物。
    例句:唐杜甫《朝享太廟賦》中“汗鑄金之風馬”指戰馬疾馳的英姿。

  2. 指自然界的風
    宋代詩詞中曾用“風馬”代指風,如薛季先《吳江放船至楓橋灣》中“風馬座中生”。

  3. 檐間鐵馬(風鈴)
    古建築屋檐懸挂的鐵片,風吹時相擊發聲,明代湯顯祖《牡丹亭》中有“風馬叮咚”的描述。

  4. “風馬牛不相及”的簡寫
    比喻事物間毫無關聯,如造句“讀書與救國本是風馬”。


二、藏文化中的特殊含義(綜合)

在藏傳佛教中,“風馬”(藏語:隆達)是印有經文、寶駒圖案的經幡,象征運氣與五行。信徒将其懸挂于神山聖湖,認為風能傳遞祈願至神靈,常見于祈福儀式。其起源或與古印度神話、苯教祭祀改革相關。


三、其他延伸

提示:實際使用中需區分語境,避免混淆不同含義。

網絡擴展解釋二

《風馬》這個詞是什麼意思

《風馬》是一個成語,意思是指隨風奔跑的馬,形容速度非常快。

拆分部首和筆畫

《風馬》的拆分部首是風(飛)和馬(馬),其中風的筆畫數為飛(十一畫),馬的筆畫數為馬(十一畫)。

來源

《風馬》一詞最早出現于唐代詩人杜牧的《秋夕》詩中:“銀燭秋光冷畫屏,輕羅小扇撲流螢。天階夜色涼如水,卧看牽牛織女星。風華正茂樓台畔,飛馬長鳴青樓上。”

繁體

繁體字為風馬。

古時候漢字寫法

古時候寫《風馬》的漢字寫法為風馬,與現代寫法相同。

例句

他跑得像風馬一樣快。

組詞

風馬牛不相及、風馬雲車、風馬牛不相及

近義詞

疾風迅雷、飛馬遠逝、疾馳飛奔

反義詞

行動遲緩、緩步悠遊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