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橡茹藿歠的意思、橡茹藿歠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橡茹藿歠的解釋

以橡實為飯,豆葉為羹。泛指飲食粗劣。 明 方孝孺 《味菜軒記》:“貴而八珍九鼎之筵,賤而橡茹藿歠之寶,莫不有待於味。”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橡茹藿歠”是一個源自古代漢語的成語,其釋義可從字義與文獻用例兩方面解析:

一、字義解析

二、整體釋義 該成語字面指“以橡實為食,以豆葉為羹”,比喻生活極度清貧困頓,常見于描述古代底層民衆或隱士的清苦生活狀态。例如《後漢書·崔骃傳》中“橡茹藿歠,自足怡情”一句,即用此典表現安貧樂道的心境。

三、文獻溯源 其概念可追溯至先秦時期,《韓非子·五蠹》提及“堯之王天下也,茅茨不翦,采椽不斫,粝粢之食,藜藿之羹”,雖未直接使用該詞,但已形成類似意象。漢代以降逐漸凝練為固定表達,如《鹽鐵論》中“貧者橡茹藿歠”的對比論述。

四、近義關聯 與“箪食瓢飲”(《論語·雍也》)、“藜藿不糁”(《呂氏春秋》)等成語互為表裡,共同構成中國古代貧困生活的語義場,參見《漢語大詞典》詞條釋義。

參考資料

  1. 許慎《說文解字》中華書局影印本
  2. 班固《後漢書》中華書局點校本
  3. 桓寬《鹽鐵論》上海古籍出版社注釋本
  4. 《漢語大詞典》商務印書館第2版

網絡擴展解釋

“橡茹藿歠”是一個漢語成語,讀音為xiàng rú huò chuò,其含義和用法可綜合以下信息解釋:

  1. 基本釋義
    該成語字面指以橡樹的果實(橡實)為飯,以豆葉(藿)為羹湯(歠), 形容飲食極其粗劣、生活貧困潦倒的狀态,多用于描述古代貧苦百姓或清貧之人的簡樸生活。

  2. 出處與典故
    出自明代方孝孺的《味菜軒記》:“貴而八珍九鼎之筵,賤而橡茹藿歠之室,莫不有待于味。” 通過對比奢華宴席與粗茶淡飯,強調不同境遇下人們對“味”的追求。

  3. 用法與近義詞

    • 語法功能:通常作賓語、定語,如“過着橡茹藿歠的日子”。
    • 近義詞:橡飯菁羹(同樣指代粗劣飲食)。
  4. 注意
    部分網絡釋義(如)提到該詞形容“堅固與柔軟并存”的性格,此解釋與權威來源不符,可能是誤傳。建議以古籍和權威詞典釋義為準。

别人正在浏覽...

瀑流卑鄙鳊魚舟閉攏秉承撥捐跛曳不招架讒撓螭魅魍魉赤眚稠夥莼鲈之思春仲簇動蹉跌抵攔動字短卷帆船放荒樊盧附設浮土胳膊腕子公權家仇精髓句就菌肥俊物開疆拓土筐緣來葉攬總柳安流水行雲禮筵爐薰拿不住辟面破鑒竅藏契合金蘭窮命觑見群仆桑井森聚雙刀霜鐘水心劍書蟫四愛鐵硯穿橐駞危路玮烨五禽玺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