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放荒的意思、放荒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放荒的解釋

放火燒山野的草木。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放荒”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及相關解釋如下:

一、基本詞義

放荒指放火燒毀山野中的草木。這一行為通常與墾荒或土地管理相關,通過焚燒植被清理土地,便于後續耕種或開發。

二、曆史背景

在清代,尤其是順治、康熙時期(1644-1722年),“放荒”被作為政府政策推行,稱為“官荒放墾”。當時全國土地抛荒嚴重,政府通過招民墾種荒山野嶺來恢複農業生産。例如,順治八年(1651年)登記的耕地面積不足明萬曆時期的一半,促使清朝大規模實施此類措施。

三、擴展說明

  1. 目的:通過焚燒快速清理土地,減少植被對耕種的阻礙。
  2. 影響:短期内促進土地開墾,但長期可能導緻生态破壞(如水土流失)。
  3. 語境:現代多用于曆史或農業讨論中,例如描述古代墾荒政策或傳統農耕方式。

四、示例用法

如需進一步了解,可參考權威曆史文獻或清代農業政策研究。

網絡擴展解釋二

放荒這個詞是指将土地長時間不耕種或不經營,讓其自然休息,回複生态平衡的一種農業耕作方式。放荒一詞的拆分部首是放和荒,放的部首是女,荒的部首是艹,放的筆畫數是4,荒的筆畫數是8。 放荒一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農耕社會,當農田耕作過度或者土地草木生長繁茂影響農作物收成時,人們會選擇将土地放置一段時間,讓其恢複生機,這就是放荒的由來。在繁體字中,放荒的寫法仍然是放荒。 古時候漢字的寫法與現代有所不同,而放荒在古時候的寫法是“放荒”。 以下是一些關于放荒的例句: 1. 農民今年決定放荒一部分土地,讓其恢複土壤肥力。 2. 盡管放荒能夠帶來一定的收益,但也需要謹慎操作,以免影響後續的農作物種植。 與放荒相關的組詞有:荒地、荒蕪、荒廢、荒年等。 放荒的近義詞是荒廢,反義詞則是耕作。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