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種能螫人的小蟲的俗名。 明 謝肇淛 《五雜俎·物部一》:“ 山東 草間有小蟲,大僅如沙礫,噆人癢痛,覓之即不可得,俗名拿不住。吾 閩 中亦有之,俗名沒子,蓋烏有之意也,視 山東 名為佳矣。”
“拿不住”是一個漢語詞彙,具有多重含義,具體解釋如下:
字面意義
指物體因滑、重或難以抓握而無法用手拿穩。例如:
“這冰塊我拿不住,快要滑下去了。”
類似的例子包括易滑的物體或過重的物品。
引申比喻
表示無法掌控或控制某事物,常用于形容金錢、情緒等抽象概念。例如:
“他拿不住錢,一兩天就花光了。”
也可用于描述難以控制局面或人際關系。
在古籍中,“拿不住”還指一種能螫人的小蟲的俗名。
明代謝肇淛《五雜俎》記載:“山東草間有小蟲……俗名拿不住。”
此用法現已罕見,多見于古代文獻。
如需查看更多例句或古籍原文,可參考等來源。
拿不住是一個常用的成語,表示無法把握或控制住某種情況或物體。
拿不住這個詞的部首是扌,筆畫數為8。
拿不住這個詞的來源比較晚,其中的“拿”字指抓住,掌握,而“住”則表示固定、穩定。綜合起來,拿不住就是無法牢牢抓住、掌握住的意思。
繁體字“拿不住”寫作「拿不住」。
在古時候,拿不住這個成語的寫法可能會略有不同,但意思基本相同。
1.她對這個新概念的理解能力很差,拿不住。
2.我剛學會遊泳,還拿不住呢。
拿不住是一個成語,沒有其他衍生的組詞。
近義詞有:把握不住、掌控不住、控制不住。
反義詞有:拿得住、把握得住、掌控得住、控制得住。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