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饷鞘的意思、饷鞘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饷鞘的解釋

舊時地方政府裝盛送繳中央政府的稅收銀兩所用的木筒。遂以指繳納的稅款。《清會典事例·兵部一四五·驿費二》:“又奏定,各省驛遞運送餉鞘等項,額夫不敷,雇覓民夫,以百裡為一站,每名每站給銀一錢。”《清會典事例·兵部一六○·疆護》:“嗣後凡解送餉鞘,如係經由大道,知會地方官弁護送。”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饷鞘”是一個曆史術語,其含義可從以下角度綜合解析:

一、基本釋義

指古代地方政府用于運輸稅銀的特制木筒,後引申為稅款的代稱。該詞由“饷”(指糧饷、稅款)和“鞘”(特制容器)構成,。

二、具體内涵

  1. 器物功能
    特制空心木筒,專用于封裝運輸銀兩。《清會典事例》載有“分段轉運饷鞘”的記載,說明其作為官方稅銀載體的屬性。

  2. 行政制度
    涉及清代財政運輸體系,地方政府需通過驿站系統運送饷鞘至中央,過程中有嚴格護送規定,如《清會典事例·兵部》載明“經由大道者需地方官弁護送”。

三、延伸用法

部分文獻(如)提到該詞被用作成語,比喻極度貧困無抵押物,但此用法未見于權威典籍,可能是近代的引申義。

四、文字溯源

參考資料說明

以上解析綜合了清代典章、文字學工具書等權威來源。若需查看完整文獻例證,可參考《清會典事例》或《漢典》相關條目。

網絡擴展解釋二

饷鞘

饷鞘,讀音為xiǎng qiào,是一個漢字詞語,由兩個部分組成。

首先,它由“饷”和“鞘”兩個字組成。

“饷”的部首是“食”,它的筆畫數為9。這個字的意思是指給養、薪金、工資等。在古時候,人們用它來指代衣食住行的基本需求。

“鞘”的部首是“革”,它的筆畫數為12。這個字的意思是指刀劍的鞘或其他類似物。在古代,人們用它來保護刀劍,并便于攜帶。

所以,整個詞語“饷鞘”的意思是指以饷物(薪水、金錢等)作為物品的保護和便于攜帶的工具。

“饷鞘”這個詞語的來源較為晚,據說是在清代出現的。因為清朝官府對官兵發放薪饷時,都會使用特定的物品來裝載,以便攜帶和保護薪饷。這個物品就被稱為“饷鞘”。

在繁體字中,饷鞘的寫法和簡體字一樣。

在古時候的漢字寫法中,由于字形演變的原因,一些字會有不同的形态。因此,我們可以看到一些書法作品中,将“饷”字寫作“餉”,将“鞘”字寫作“孑”或““䟂”。

以下是使用詞語“饷鞘”的幾個例句:

1. 他将軍饷鞘交給了財務官員。

2. 這個老家夥帶着自己的饷鞘四處跑。

3. 饷鞘裡的錢能否及時發放是士兵們關心的問題。

在組詞方面,可以根據相關含義和語境,結合“饷鞘”這個詞語,衍生一些相關詞彙,如薪饷、工資、保護、攜帶等。

與“饷鞘”意思相近的詞語有“薪盾”、“饷囊”等,它們都指代着保護和攜帶薪饷的工具。

與“饷鞘”意思相反的詞語較少,因為“饷鞘”本身并沒有明顯的對立概念。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