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象弭的意思、象弭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象弭的解释

以象牙装饰末稍的弓。《诗·小雅·采薇》:“四牡翼翼,象弭鱼服。” 朱熹 集传:“象弭,以象骨饰弓弰也。” 汉 张衡 《吴都赋》:“贝胄象弭,织文鸟章。” 南朝 梁 江淹 《横吹赋》:“至於贝胄象弭之威,织文鱼服之容, 鄞山 锡刃, 耶溪 铜锋,皆陆断犀象,水斩蛟龙。” 唐 郑锡 《度关山》诗:“象弭插文犀,鱼肠莹鸊鵜。”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象弭是汉语中一个具有特定文化内涵的复合词,其释义需从字源、本义及文献用例综合考辨:


一、字义解析

  1. 指象牙,属珍贵材质,古代多用于制作礼器或兵器装饰,象征威仪与地位。

    来源:《说文解字》:“象,长鼻牙,南越大兽。”

  2. 弭(mǐ)

    本义为弓末的弯曲处,即弓弰(弓两端系弦的部位)。《说文解字》释:“弭,弓无缘,可以解辔纷者”,引申为弓的末端。

    来源:《汉语大词典》第4卷第56页。


二、复合词本义

象弭即用象牙装饰的弓弭,特指古代贵族所用弓具的华贵部件。其核心功能为加固弓身并系挂弓弦,而象牙材质兼具实用性与礼制象征意义。

文献例证:

《诗经·小雅·采薇》:“四牡翼翼,象弭鱼服。”

郑玄笺:“弭,弓反末也,以象骨为之。”

来源:《毛诗正义》卷九。


三、文化意涵

  1. 阶级象征

    象牙材质稀缺,以之装饰弓具凸显使用者身份尊贵(如《采薇》中描述将帅装备),反映周代礼制对器物等级的规范。

  2. 军事美学

    将实用兵器与艺术装饰结合,体现古代“文治武功”的审美观念。鱼皮箭袋(鱼服)与象弭并提,形成贵族武备的典型意象。


四、词源结构

“象弭”属偏正式合成词:


参考文献

  1. 许慎《说文解字》,中华书局影印本。
  2. 《汉语大词典》,汉语大词典出版社,1994年。
  3. 《毛诗正义》(十三经注疏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
  4. 王力《古代汉语》,中华书局,1999年(释“弭”为弓末的考据)。

网络扩展解释

“象弭”是一个古代汉语词汇,其含义可从以下角度综合解析:

  1. 基本词义
    指以象牙装饰弓的末端的武器,常见于先秦文献。其中“弭”特指弓两端系弦的部位,古人用象牙装饰此处,既体现工艺精美,也象征身份尊贵。

  2. 文献出处
    最早见于《诗经·小雅·采薇》:“四牡翼翼,象弭鱼服。”。朱熹在《诗集传》中注解:“象弭,以象骨饰弓弰(弓末)也。”,说明其装饰功能。

  3. 功能与象征
    除装饰外,象弭的象牙材质可帮助解辔结(马缰绳的结),使操作更顺滑。在文学作品中,常与“贝胄”“鱼服”等意象并列,渲染军容华贵,如张衡《吴都赋》中“贝胄象弭,织文鸟章”。

  4. 其他争议解释
    有少数资料(如)提出“象弭”为成语,引申为“驯服野兽或恶劣事物”,但此说法未见于权威典籍,可能为现代引申或误读,需谨慎参考。

该词核心指代象牙装饰的弓具,兼具实用与礼制意义,多见于先秦至唐代文献中的军事或贵族场景描写。

别人正在浏览...

百道拜摺补记猜贼苍宇醇郁促衿大门中眈眈大约摸瞪服堆栈指示器臑鼈法警風光月霽焚轨封桩库丐留宫扆刮刮拶拶观阵酣湑获得性免疫活教材接武久滞榉柳恳求掯阻阃范来者不拒琳琅满目立项轮镳卖贵毛葫芦兵昧良心美我飘洋过海遒旨弃遗穰穰融融戎索若涉渊水散花人扇骨韶运省读庶姑厮役随陆所宜螳螂拒辙摊开天野下颌香尉饷銀铦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