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古代指一種白色貴金屬。據 晉 王嘉 《拾遺記·前漢上》載, 元封 元年, 浮忻國 貢蘭金之泥,謂此金出湯泉,狀混混若泥,冶煉後色白如銀。當 漢 世,上将出征或使絕國者,多用此泥為玺封。 武帝 以後,此泥乃絕。 清 李質醇 《贈陳省齋》詩:“自此比蘭金,不復判薰蕕。”
“蘭金”一詞在不同語境中有多重含義,以下是詳細解釋:
定義與特征
蘭金是古代文獻記載的一種白色貴金屬,出自晉代王嘉《拾遺記·前漢上》。據描述,其原料為“蘭金之泥”,産自浮忻國湯泉,冶煉後色白如銀,質地如泥狀。漢朝時期,多用于出征将領或外交使節的玺印封泥,漢武帝後逐漸消失。
曆史用途
在漢代,蘭金泥被視為珍貴材料,主要用于重要文書或玺印的密封,象征權威與尊貴。清代詩人李質醇在《贈陳省齋》中,以“蘭金”比喻珍貴事物的不可替代性。
同名人物
現代語境中,“蘭金”也指美國首位女性國會議員珍妮特·蘭金(Jeannette Rankin)。她于1916年當選,緻力于婦女權益與社會改革,其遺産包括成立基金會資助低收入女性接受教育。
科學領域
英文“Rankine”音譯為“蘭金”,與蘇格蘭物理學家威廉·蘭金(William Rankine)相關,其名用于“蘭金循環”(熱力學理論)。但此含義在中文文獻中較少直接提及。
“蘭金”一詞需結合語境理解:
蘭金是一個常見的漢字詞語,有着豐富的意義。它可以指代金黃色或者金色中呈現的蘭花的顔色,也可以表示具有高尚品質的人或事物。
蘭金的拆分部首是“八”和“钅”,其中“八”是為了表示字義而加上的假借部首,實際上并無實際意義。它的總筆畫數是11畫。
蘭金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其中,“蘭”源自于古文字形,象征着蘭花的美麗和高貴;而“金”則與黃金的貴重和光芒有關。兩個字合并在一起,形成了蘭金這個新的詞彙。
蘭金在繁體字中的寫法是「蘭金」。
在古代,蘭金的寫法與現代有所差異。蘭字的古字形是由草字頭和北字旁組成,含義依然表示蘭花;金字的古字形則更接近于現代的「釒」字形,也表示黃金。
1. 她穿着一襲蘭金色的禮服,在晚會上格外顯眼。
2. 這幅畫用蘭金色的調子描繪了一幅甯靜而高雅的山水。
1. 蘭花:指代具有高雅美麗的蘭花。
2. 金黃:描述顔色非常鮮明的黃色。
3. 蘭草:古代指代蘭花。
金黃、金色、黃金色。
黑暗、灰色、純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