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古代指一種白色貴金屬。據 晉 王嘉 《拾遺記·前漢上》載, 元封 元年, 浮忻國 貢蘭金之泥,謂此金出湯泉,狀混混若泥,冶煉後色白如銀。當 漢 世,上将出征或使絕國者,多用此泥為玺封。 武帝 以後,此泥乃絕。 清 李質醇 《贈陳省齋》詩:“自此比蘭金,不復判薰蕕。”
"蘭金"一詞在漢語中屬于較為罕見的詞彙,其含義需結合具體語境分析。根據權威漢語工具書及文獻記載,該詞主要有以下兩種解釋方向:
指熱力學溫标"Rankine溫标"的舊譯名,現多譯為"蘭氏溫标"。該溫标由英國工程師威廉·約翰·麥誇恩·蘭金(William John Macquorn Rankine)于1859年提出,以華氏溫标為基礎定義絕對零度。其單位"度蘭金"(°R)計算公式為: $$ T_R = T_F + 459.67 $$ 其中$T_F$為華氏溫度值。該溫标在部分工程領域仍有應用,但國際通用标準已采用開爾文溫标。
由"蘭"與"金"兩個語素構成:
第九卷"蘭"字釋義(ISBN 978-7-100-08443-9)
第三章"溫标發展史"(頁碼87-91)
第四章"複合意象的象征系統"(ISBN 7-101-05058-4)
"Rankine溫标"定名規範文件
注:因該詞在現代漢語中使用頻率較低,建議具體語境中結合專業領域或文獻出處進一步驗證詞義。
“蘭金”一詞在不同語境中有多重含義,以下是詳細解釋:
定義與特征
蘭金是古代文獻記載的一種白色貴金屬,出自晉代王嘉《拾遺記·前漢上》。據描述,其原料為“蘭金之泥”,産自浮忻國湯泉,冶煉後色白如銀,質地如泥狀。漢朝時期,多用于出征将領或外交使節的玺印封泥,漢武帝後逐漸消失。
曆史用途
在漢代,蘭金泥被視為珍貴材料,主要用于重要文書或玺印的密封,象征權威與尊貴。清代詩人李質醇在《贈陳省齋》中,以“蘭金”比喻珍貴事物的不可替代性。
同名人物
現代語境中,“蘭金”也指美國首位女性國會議員珍妮特·蘭金(Jeannette Rankin)。她于1916年當選,緻力于婦女權益與社會改革,其遺産包括成立基金會資助低收入女性接受教育。
科學領域
英文“Rankine”音譯為“蘭金”,與蘇格蘭物理學家威廉·蘭金(William Rankine)相關,其名用于“蘭金循環”(熱力學理論)。但此含義在中文文獻中較少直接提及。
“蘭金”一詞需結合語境理解:
哀家梨白本白猨瀑沫邊鄉筆記秉畀炎火草頭天子丑八怪出其不意,攻其無備單詞颠奇笛床定昏獨出新裁堕局發晶翻茬煩膺扶老攜幼诰書根盤蒂結隔宿糧館遞觀山翫水谷公還制寒宵河岸懷遲忽漭貨料箭幹疆壘家支劫運積滿窘摭開合慨然康熙字典坎埳勞動教養露齒露止秘計前奏曲怯坎兒輕薄無禮曲頤神清十二晚峰獸物天瓢恬夷外放聞韶下輩陷冰丸先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