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現存的米。《三國志·吳志·華覈傳》:“州郡見米,當待有事,冗食之衆,仰官供濟。”
“見米”是一個漢語詞彙,主要含義和用法如下:
見米(jiàn mǐ)意為“現存的米”,多用于古代文獻中,強調糧食的現存狀态。該詞最早見于《三國志·吳志·華覈傳》中的記載:“州郡見米,當待有事,冗食之衆,仰官供濟。”()
現代漢語中較少單獨使用“見米”,更多以成語形式出現,需結合具體語境理解。例如:
該詞屬于古漢語詞彙,若需更詳細的古籍用例或訓诂分析,可參考《三國志》相關注釋或古代漢語詞典()。
“見米”是一個漢字詞語,表示看到或見到大米。它由兩個部分組成,分别是“見”和“米”。
“見米”的部首是“⺊”(現代漢字“見”的簡化形式)和“⺾”(現代漢字“米”的簡化形式)。它的總筆畫數是8畫,其中部首“⺊”占了2畫,“⺾”占了6畫。
“見米”一詞的來源比較簡單直接,就是看到米這一實物,所以用“見米”來表示。這個詞常見于飲食相關的語境,表示看到或見到大米。
“見米”在繁體字中的寫法是「見米」。
在古代,漢字的寫法有所不同。以“見”為例,古代字形為「見」,由左右相對的兩個“目”組成。而“米”的古代字形為「⺻」,表示稻谷的外表。隨着時間的推移,這些字形逐漸演化、簡化,形成了現代所使用的字形。
1. 今天我去超市,見米賣得很便宜。
2. 爸爸煮了一鍋香噴噴的米飯,我聞着就見米了。
3. 媽媽買了一袋新鮮的大米,打開袋子立刻見米的香味。
1. 花見米:指在燒酒時,酒面上出現花紋的現象。
2. 見米如故:形容兩個人一見面就像舊友一樣親切。
3. 見縫插針:比喻時機到來時立即抓住。
4. 見微知著:從微小的細節可以看出整體的情況。
近義詞:看到、目睹、瞧見。
反義詞:看不到、聽說、不見。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