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即轭。牛馬等運物時架在脖子上的器具。《小爾雅·廣器》:“衡,軛也。軛上者謂之烏啄。” 王煦 疏:“軛上為烏啄,猶轅上為龍,皆取其象也。” 葛其仁 疏證引《釋名·釋車》:“﹝枙﹞所以枙牛頸也。馬曰烏啄,下向。又,馬頸似烏開口向下啄物時也。” 唐 元稹 《當來日大難行》:“大牛竪,小牛橫,烏啄牛背,足趺力儜?當來日,大難行。”
“烏啄”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在不同語境中有以下兩種解釋:
指牛馬等牲畜運物時架在脖子上的器具(即“轭”的組成部分)。
部分資料提到其為形容詞性成語,比喻“隻追求眼前利益而忽視長遠發展的人”。但此用法較少見,且權威性較低,需結合具體語境判斷。
唐代元稹《當來日大難行》中“烏啄牛背,足趺力儜”一句,即描述牛負重時轭具的狀态。
建議優先采用第一種釋義,若需引申義需謹慎考據語境。
《烏啄》是一個漢字詞語,表示烏鴉在啄食的動作。它通常用來形容一些做事不急不躁,穩重而有耐心的人。
烏啄的部首是“黑”,總筆畫數為10畫。
烏啄是一個古老的詞彙,最早出現在《詩經·小雅·鶴鳴》篇中。在繁體字中,烏啄的寫法與簡體字相同。
古時候,漢字烏啄的寫法與現代有所不同。它的古代字形為:“鳥啄”,表示一隻鳥嘴向下啄食的樣子。
1. 他做事情總是烏啄烏啄的,從不急躁。
2. 她是一個烏啄的學生,每次寫作業都非常仔細。
1. 烏啄誠實:形容人品正直,誠實可靠。
2. 烏啄勤奮:形容人工作勤懇,不馬虎。
3. 烏啄細心:形容人做事細緻入微。
1. 黑澀:形容人為人處事沉穩、穩重。
2. 臨危不亂:形容人在危急時刻保持冷靜、泰然自若。
1. 急躁:形容人做事急切、毛躁。
2. 輕狂:形容人輕浮、不穩重。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