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寤想的意思、寤想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寤想的解釋

日夜思念。 唐 白居易 《與元衡诏》:“永念忠勤,豈忘寤想?計卿行邁,已到 西川 ,涉遠冒寒,固其勞頓。”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寤想是一個古漢語詞彙,其含義可從字源和典籍用例中解析:

一、本義解析

  1. “寤”:

    《說文解字》釋為“寐覺而有言曰寤”,指睡醒後神思清醒的狀态。

  2. “想”:

    意為思索、念頭,如《周易·系辭》雲“想,思也”。

    合義:“寤想”指睡醒後的清醒思緒,強調從睡眠到覺醒時思維活動的過渡。

二、引申義與典籍用例

  1. 覺醒時的深刻思考:

    如《詩經·邶風·柏舟》“耿耿不寐,如有隱憂”,鄭玄箋注“寤想”為醒後對憂思的反複忖度。

  2. 頓悟或靈感迸發:

    王充《論衡·佚文》載“文王寤想而得太公”,描述周文王醒後頓悟得賢才的場景。

三、相關詞彙辨析

四、現代使用建議

該詞屬文言遺存,今多用于學術或文學語境,如:“夜讀《楚辭》,寤想屈子行吟之狀。”


參考來源:

網絡擴展解釋

“寤想”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和用法可通過以下分析綜合呈現:

1. 基本詞義
“寤想”指日夜思念,強調持續不斷的牽挂或思慮。該詞由“寤”(醒着)與“想”(思念)組合而成,字面可理解為“醒時與睡時都在思考或挂念”。

2. 構成分析

3. 出處與示例
該詞可見于唐代文獻,如白居易《與元衡诏》:“永念忠勤,豈忘寤想?”此處通過反問句式,表達對臣子勤勉忠心的深切挂念。

4. 使用場景
現代漢語中較少使用,多見于古典文學作品或曆史文獻,用于描述強烈且持續的情感狀态(如君臣、親友間的牽挂)。

5. 注意事項
需與“夢想”等近形詞區分:“寤想”側重現實思念,而“夢想”多指向往或幻想。此外,該詞無明确反義詞,具體語境中可通過否定句式表達相反含義。

别人正在浏覽...

凹陷包容标準時間棌椽不斲晨宵醇粹出污泥而不染刺背大幫傣曆單線丁香結都功惇愛耳決訪事旛旗返炤奉勑封籤哥德堡裹首海圖寒酷恒産火筴寄飯迥塗寄生生活激哇吉言巨塊課功了慧累煩露纂雪鈔沒幹纏末梢頭磨研滂集铨録弱點入贽山神爺删夷懾怖呻呼石浮適賢釋怨手戲梳篦絲溜溜投綸瓦檠享禦鮮臘效玺心煩意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