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宵的意思、晨宵的詳細解釋
晨宵的解釋
日夜,晝夜。《南齊書·文惠太子長懋傳》:“臣地屬元良,業微三善,光道樹風,於焉蓋闕,晨宵忷懼,有若臨淵。” 唐太宗 《正日臨朝》詩:“晨宵懷至理,終愧撫遐荒。”
詞語分解
- 晨的解釋 晨 é 清早,太陽出來的時候:早晨。淩晨。晨光。晨曦(晨光)。晨風。晨霧。晨炊。 朝昏暮 筆畫數:; 部首:日; 筆順編號:
- 宵的解釋 宵 ā 夜:通宵達旦。春宵。宵夜。宵禁。宵衣旰食(天不亮就起來,天黑了才吃飯,形容勤于政務)。宵遁。元宵。夜宵。 筆畫數:; 部首:宀; 筆順編號:
專業解析
“晨宵”是一個文言色彩較濃的漢語詞彙,其核心含義指代從清晨到夜晚的時間段,強調時間的連續性與完整性,常用來形容日夜不息、勤勉不懈的狀态。以下是基于權威漢語詞典和文獻的詳細解釋:
一、本義:時間範疇
指早晨(晨)與夜晚(宵),合稱泛指全天、晝夜。
- 《漢語大詞典》 釋義:“晨,早晨;宵,夜晚。晨宵指晝夜。”
- 《古代漢語詞典》 補充:“泛指整天,如‘晨宵勤作息’。”
- 語用特征:常見于古詩文對仗結構,如“晨興理荒穢,帶月荷鋤歸”(陶淵明),雖未直用“晨宵”,但“晨”與“月(夜)”的對舉與之意近。
二、引申義:勤勉與堅持
因涵蓋全天時段,“晨宵”常隱喻锲而不舍的精神。
三、使用場景與搭配
- 修飾動詞:
- 表勤勉:晨宵苦讀、晨宵耕耘
- 表警戒:晨宵戒備(如《舊唐書》載“晨宵嚴衛”)
- 對仗修辭:
常與“旦暮”“晦明”等時間詞互文,如“晨宵霧露中,旦暮荊棘裡”(杜甫詩化用意象)。
四、現代適用性
雖屬文言詞彙,但仍在書面語中使用,尤見于:
- 學術文獻:形容科研工作的持續性(例:“學者晨宵伏案,終得突破”)。
- 文學創作:增強文言語感(例:“他晨宵兼程,奔赴使命”)。
權威參考來源:
- 《漢語大詞典》(第7卷,第2923頁),上海辭書出版社,2011年修訂版。
- 《古代漢語詞典》(第2版),商務印書館,2014年,第180頁。
- 《辭源》(第三版),商務印書館,2015年,第1619頁。
- 王力《古代漢語》(校訂重排本),中華書局,1999年,第四冊語法章。
- 《毛詩正義》(十三經注疏本),中華書局影印阮元校刻本。
網絡擴展解釋
“晨宵”是一個古漢語詞彙,其含義和用法可通過以下方面綜合解析:
一、基本詞義
“晨宵”指日夜、晝夜,強調從早到晚的時間跨度。例如《南齊書》中“晨宵忷懼,有若臨淵”即用此意,形容日夜憂懼的狀态。
二、字義分解
- 晨:指早晨,泛指天亮到正午前的時段,如“清晨”“淩晨”;
- 宵:指夜晚,如“通宵達旦”“元宵”。
三、文獻出處
該詞多見于古代典籍:
- 《南齊書·文惠太子長懋傳》用“晨宵”表達日夜憂懼;
- 唐太宗《正日臨朝》詩中“晨宵懷至理”則體現對治國之理的晝夜思考。
四、延伸用法
在姓名學中,“晨宵”作為名字時,寓意進取、有夢想,但現代更側重其本義的時間描述。
“晨宵”是一個凝練的時空表達詞彙,常見于古典文獻,需結合具體語境理解其情感或叙事色彩。
别人正在浏覽...
班固棒子糊塗編印飙斿不屑教誨才卿昌盛赤身露體除擢逮通大麓大媒當館攩護抵負讟謗分道線份額豐格覆海噶廈乖常挂牌號燈诃林橫廣宏識後塗換移諱谀籛芽精義絶色軍南門蘭友瓜戚厲憐王羅網面茶秒擺潘多拉旁邑槃還樸率平運堡栅汽酒汽爐青牛妪缺絕羣衆組織山薮神才聖相失魂蕩魄首犯手勤水臌望燎亡友無父無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