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細磨。亦指磨研至損。 五代 齊己 《謝人墨》詩:“隻應真典誥,消得苦磨研。” 元 劉祁 《歸潛志》卷三:“磨研清且厲,玉瑟鳴風牖。” 明 馬愈 《馬氏日抄·李廷珪墨》:“若用一分,先以水依分數漬一宿,然後磨研,乃不傷研。” 清 阮元 《小滄浪筆談·題二世琅琊台石刻詩》:“豈有鬼神護,得免列缺鞭。良由選石精,歲月無磨研。”
用石磨研碎。迷信傳說陰司懲治惡鬼的一種酷刑。《醒世姻緣傳》第六九回:“若是甚麼上刀山,下苦海、碓擣、磨研的惡趣,當真就像那亡過的人在那裡受苦一般,哭聲震地,好不悽慘!”
“磨研”是一個多義詞,其含義根據語境不同可分為以下兩類:
指對事物進行細緻研究、深入鑽研,以求達到更好的結果。
物理研磨
指用工具細磨物品,如磨墨、研碎等。
特殊引申
在部分文獻中,被引申為迷信傳說中的陰司酷刑,如《醒世姻緣傳》描述“碓搗、磨研”的恐怖場景。
如需進一步了解例句或文獻出處,可參考上述标注的網頁來源。
《磨研》這個詞指的是通過磨破、研磨等方式使物體表面變得光滑、細膩的過程。它可以用來描述對于各種物品的加工和打磨過程,也可以用來形容人的學習和修行的過程。
《磨研》一詞的“磨”字包含了石頭的意思,其部首是石(砂石),總計有9個筆畫;“研”字的部首是石,總計有9個筆畫。
《磨研》這個詞最早的出處可以追溯到《周易·系辭上》:“天磨昏而黑。”這裡的“磨”一詞指的是磨破,使天色昏暗。
《磨研》在繁體字中的寫法為「磨研」。
《磨研》在古代的漢字寫法中無太大差異,在古籍中多以當前的寫法出現。
1. 他不斷地磨研自己的技術,終于成為了一位頂尖的廚師。
2. 這塊石頭需要經過數次磨研才能變得光滑。
3. 面對困難,我們應該堅持磨研自己的才能。
磨研學問、磨研技藝、磨研刀刃、磨研琢磨。
抛光、打磨、磨練。
粗糙、生疏、束手無策。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