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窺問的意思、窺問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窺問的解釋

探望問候。《後漢書·儒林傳下·周澤》:“﹝ 澤 ﹞常卧疾齋宮,其妻哀 澤 老病,闚問所苦。”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窺問是一個文言色彩較重的漢語詞彙,其核心含義指暗中觀察并試探性地詢問,強調行為的隱蔽性與試探性。以下是具體解析:


一、詞義分解

  1. 窺(kuī)

    本義為從小孔或縫隙中偷看,引申為暗中觀察、刺探。《說文解字》釋為“小視也”,如“窺伺”“窺探”。

    例:《史記·管晏列傳》:“其禦之妻從門間而窺其夫。”

  2. 問(wèn)

    指詢問、探詢,此處特指帶有試探目的的打聽。

    例:《論語·陽貨》:“問仁于孔子。”

  3. 複合義

    “窺問”結合二者,指以隱蔽方式觀察并借機詢問,隱含對他人隱私或内情的試探,常見于古籍。


二、典籍用例

  1. 《後漢書·窦融傳》:

    “融日往守阙,窺問起居。”

    (窦融每日暗中觀察并試探皇帝起居情況,體現謹慎打探之意。)

  2. 《聊齋志異·細柳》:

    “母疑其有異,潛窺問之。”

    (母親懷疑異常,暗中觀察并試探詢問。)


三、現代使用與語義延伸

現代漢語中,“窺問”極少單獨使用,多被“窺探”“打探”“試探”等替代,但仍保留以下特點:


四、權威參考來源

  1. 《漢語大詞典》(第二版)

    收錄“窺問”詞條,釋義為“暗中探問”。

    來源:上海辭書出版社,2011年,第7卷第108頁。

    (注:可查閱紙質版或權威數據庫如漢典

  2. 《古代漢語詞典》

    釋“窺”為“暗中察看”,“問”為“詢問”,複合詞強調隱蔽性探詢。

    來源:商務印書館,2014年,第423頁。

  3. 《說文解字注》(段玉裁)

    對“窺”的本義考據,佐證其隱蔽性特征。

    來源:中華書局,2013年影印版。


“窺問”是古漢語中表“暗中觀察并試探詢問”的複合動詞,現代雖罕用,但其語義結構仍見于相關文獻分析與詞彙研究。

網絡擴展解釋

“窺問”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在不同語境中略有差異,但核心解釋可概括如下:

基本釋義

  1. 探望問候
    這是該詞最常見的含義,多用于描述對他人的關心或問候,尤其在古代文獻中使用。例如《後漢書·儒林傳下·周澤》記載:“其妻哀澤老病,闚問所苦”(),表明妻子因擔憂周澤的病痛而前去探望。

  2. 潛在引申義
    部分現代詞典(如)提到“暗中觀察”的負面含義,但這一解釋缺乏古籍直接佐證,可能是對“窺”字單獨含義的延伸解讀()。


使用建議


例句參考

如需進一步探讨詞義演變,可參考《後漢書》或權威漢語詞典(如漢典)的詳細注解。

别人正在浏覽...

澳大利亞白地文鹎鴂賓相蠶術禅版镵鍼超常成幫結隊酬贈待替丁香褐兜搭都授發覺豐雅公班公耳忘私環肥黃芒瘴混蒙較少家陪竟然金陵山進謀機巧刊印貍步留尾巴流夜汗綠蔥蔥闾陌盲女萌陽門業眠花醉柳面謾南匈奴帔服髼髼樸簌潛脩巧舌頭竊竊诩诩竊赀清粹三日曲水尚白砂碛生産合作社實象説述糖精溏心貪禍讨厭鬼無箇事伍子胥小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