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沒有系統。《朱子語類》卷一○五:“《孟子》若讀得無統,也是費力。”
(2).謂分裂割據,不得正統。《朱子語類》卷一○五:“又有無統時,如 三國 、 南北 、 五代 ,皆天下分裂,不能相君臣,皆不得正統。某嘗作《通鑑綱目》,有‘無統’之説。”
(3).沒有統領。《西湖二集·胡少保平倭戰功》:“兵不可一日無将。部兵無統,要得 王滶 來營中管領。”
“無統”是一個漢語詞語,主要有以下三層含義,其解釋及使用語境如下:
沒有系統
指事物缺乏條理或邏輯結構。例如,《朱子語類》提到:“《孟子》若讀得無統,也是費力”(),強調閱讀若不成體系則難以理解。現代用法如“無統計學意義”中的“無統”也屬此類引申()。
分裂割據,不得正統
用于描述政權割據、未獲曆史認可的正統地位。如朱熹在《通鑑綱目》中稱三國、南北朝、五代時期為“無統”,因天下分裂、無君臣共主()。
沒有統領
指缺乏統一領導或組織結構。例如明代《西湖二集》提到“部兵無統”需派人管理(),或現代語境中形容群體“獸聚鳥散,出沒無常”()。
該詞屬書面語,現代使用頻率較低,常見于文獻或特定專業領域(如曆史學、統計學)。若需更完整釋義,可參考漢典、查字典等來源()。
《無統》是一個漢字詞語,意為沒有統一或者沒有統治。
《無統》的部首是一,共有五個筆畫。
《無統》的來源較為模糊,可能是由“無”和“統”兩個字組合而成。在漢字中,“無”表示沒有、沒有某個狀态或特性,而“統”表示統一、統治。
《無統》在繁體中的寫法為「無統」。
在古時候的漢字寫法中,“無”字的形狀與現代略有差别,略顯複雜。而“統”字幾乎與現代無異。
1. 這片土地上長期無統,人們生活處于混亂狀态。
2. 古代國家經曆了漫長的無統時期,最終才實現了統一。
無統權、無統帥、無統計、無統一
無序、混亂、雜亂、無規律
有統、有序、有規律、有組織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