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掇録的意思、掇録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掇録的解釋

(1).選取記錄在案的有功之人。《三國志·魏志·高堂隆傳》:“夫皇天無親,惟德是輔。民詠德政,則延期過歷;下有怨歎,掇録授能。由此觀之,天下之天下,非獨陛下之天下也。”

(2).選錄。 清 吳敏樹 《記鈔本<震川文>後》:“間從塾童《古文觀止》選本,見 歸氏 文數篇……託書賈購之 吳門 以來,乃掇録其可嘉者,以鄙意評騭,且叙論焉。”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掇録”是一個古漢語詞彙,其含義和用法可通過以下分析綜合解釋:

一、基本釋義

  1. 選取記錄有功之人
    指在曆史或文獻中挑選并記錄有功勞的人物。例如《三國志·魏志·高堂隆傳》中提到“下有怨歎,掇録授能”,意為記錄賢能之士以備任用。

  2. 選錄、輯錄
    指從文獻中精選内容并整理記錄。清代吳敏樹在《記鈔本<震川文>後》中提到“掇録其可嘉者”,即選錄優秀文章。


二、文獻例證


三、延伸含義

部分資料(如)将其視為成語,解釋為“精挑細選”,強調認真嚴謹的挑選态度,適用于商品、人才等選擇場景。但此說法權威性較低,未見于經典文獻。


四、注意事項

  1. 字形與拼音:
    現代漢語中,“掇録”可寫作“掇錄”,拼音為duō lù(部分網頁标注“duō duō”或“duō lù”,但根據《三國志》注音更傾向後者)。
  2. 現代使用:
    該詞已屬罕見詞彙,主要用于古籍研究或特定學術讨論,日常語言中基本被“選錄”“輯錄”替代。

如需進一步考證,建議查閱《漢語大詞典》或《三國志》原文。

網絡擴展解釋二

《掇録》(duō lù)是一個漢字詞語,意思是“整理、編輯”。 它的拆分部首是“手”和“金”,其中“手”表示手部,而“金”表示金屬。根據康熙字典,它的總筆畫數是11畫。其中,部首“手”的筆畫數是4畫,部首“金”的筆畫數是8畫。 《掇録》一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在古代的中國,許多著作、文獻都需要通過手工複制、整理和編輯。《掇録》就是用來描述這個過程的詞語。 值得注意的是,《掇録》這個詞的繁體字寫法為《撮錄》。 在古時候,漢字的寫法與現代有所不同。《掇録》在古代的寫法為《掇錄》。 以下是一個關于《掇録》的例句: 他花了大量時間在圖書館中掇録資料,為他的研究做準備。 與《掇録》相關的詞彙有《整理》、《整編》等。 反義詞方面,可以考慮使用《混亂》、《雜亂》等詞語。 希望以上回答對您有所幫助!如果還有其他問題,歡迎繼續提問。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