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掇録的意思、掇録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掇録的解釋

(1).選取記錄在案的有功之人。《三國志·魏志·高堂隆傳》:“夫皇天無親,惟德是輔。民詠德政,則延期過歷;下有怨歎,掇録授能。由此觀之,天下之天下,非獨陛下之天下也。”

(2).選錄。 清 吳敏樹 《記鈔本<震川文>後》:“間從塾童《古文觀止》選本,見 歸氏 文數篇……託書賈購之 吳門 以來,乃掇録其可嘉者,以鄙意評騭,且叙論焉。”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掇録”是“掇錄”的繁體寫法,屬于漢語書面用語。《漢語大詞典》将其解釋為“摘錄、輯錄”之義,具體包含兩層含義:

其一指對文獻内容的選擇性摘抄,《現代漢語詞典》強調該詞在學術研究中的使用場景,特指從原始材料中撷取有價值片段并系統整理的行為;其二延伸為編纂輯錄的文獻工作方法,如清代考據學家常用此詞描述古籍校勘過程。

從字源學角度解析:“掇”字初見于甲骨文,本義為雙手拾物,《說文解字》釋作“拾取也”,後引申為選取精華;而“録”由“金”與“彔”構成,原指镌刻銘文,後演變為記載、謄寫之意。二字組合後形成“擇優而記”的核心語義,常見于古籍整理、方志編纂等專業領域。

該詞的現代使用多出現在文史類學術著作中,例如中華書局出版的《古籍整理概論》多次使用“掇録”表述文獻輯佚過程。在具體語境中常與“考訂”“校雠”等術語連用,形成完整的文獻研究方法表述鍊。

(參考資料: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研究所《現代漢語詞典》、許慎《說文解字》、中華書局《古籍整理概論》)

網絡擴展解釋

“掇録”是一個古漢語詞彙,其含義和用法可通過以下分析綜合解釋:

一、基本釋義

  1. 選取記錄有功之人
    指在曆史或文獻中挑選并記錄有功勞的人物。例如《三國志·魏志·高堂隆傳》中提到“下有怨歎,掇録授能”,意為記錄賢能之士以備任用。

  2. 選錄、輯錄
    指從文獻中精選内容并整理記錄。清代吳敏樹在《記鈔本<震川文>後》中提到“掇録其可嘉者”,即選錄優秀文章。


二、文獻例證


三、延伸含義

部分資料(如)将其視為成語,解釋為“精挑細選”,強調認真嚴謹的挑選态度,適用于商品、人才等選擇場景。但此說法權威性較低,未見于經典文獻。


四、注意事項

  1. 字形與拼音:
    現代漢語中,“掇録”可寫作“掇錄”,拼音為duō lù(部分網頁标注“duō duō”或“duō lù”,但根據《三國志》注音更傾向後者)。
  2. 現代使用:
    該詞已屬罕見詞彙,主要用于古籍研究或特定學術讨論,日常語言中基本被“選錄”“輯錄”替代。

如需進一步考證,建議查閱《漢語大詞典》或《三國志》原文。

别人正在浏覽...

柏下人幫冬倍費北京話丑陋村社倒頭飯得能頓萃堕懶耳聞目覽訛語房子封胡遏末幹幹淨淨官銜牌孤花赫赫魏魏禾桶恢缵徽祚混帳行子獎章揭不開鍋計力靜綠軍役開弓不放箭可噩庫平老舉雷菌臉紅耳赤臉頰靈台麻緊慢慠妙齡目圍鬧戲盤多蒲牢啓複礐硞榮雕若喪考妣審結折受撕擄思意饕兵邆赕王虺務時無憂扇纖鈎香皮紙涎眉鄧眼骁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