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萹蓄的意思、萹蓄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萹蓄的解釋

[knotgrass;pinkweed] 一年生草本植物,又名萹竹。多生郊野道旁。葉狹長似竹,初夏于節間開淡紅色或白色小花,入秋結子,嫩葉可入藥

詳細解釋

草名。又名萹竹。一年生草本。多生郊野道旁。葉狹長似竹,初夏于節間開淡紅色或白色小花,入秋結子,嫩葉可入藥。《爾雅·釋草》:“竹,萹蓄。” 郭璞 注:“似小藜,赤莖節,好生道旁,可食,又殺蟲。” 宋 唐慎微 《重修政和證類本草·草下·萹蓄》:“萹蓄,味苦平,無毒,主浸淫疥瘙疽痔,殺三蟲,療女子陰蝕,生 東萊 山谷。”參閱 明 李時珍 《本草綱目·草五·萹蓄》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萹蓄(學名:Polygonum aviculare),中文又稱“扁竹”“竹葉草”,為蓼科蓼屬一年生草本植物。其名稱最早見于《神農本草經》,列為中品藥材,名稱來源于其莖葉扁平簇生的形态特征。

形态特征:萹蓄植株低矮,莖平卧或斜升,基部多分枝,葉片狹橢圓形至線形,長1-4厘米,寬0.2-0.8厘米,葉鞘膜質。花小型,腋生,呈綠色或粉紅色,花期5-7月。果實為瘦果,三棱形,表面具細紋。

藥用價值:萹蓄全草入藥,性微寒、味苦,歸膀胱經,具有利尿通淋、殺蟲止癢的功效,主治熱淋澀痛、小便短赤及濕疹疥癬。《中華本草》記載其含黃酮類化合物(如萹蓄苷)及揮發油成分,現代藥理學證實其具有抗炎、抗菌作用。

分布與文化意義:該植物廣布于中國各省區,常見于田間、路旁及河灘。古人認為萹蓄“利水道而通淋濁”,唐代《新修本草》稱其“主浸淫疥瘙,殺三蟲”,清代《植物名實圖考》亦詳述其形态與藥用關聯。

引用來源:

  1. 《中國植物志》第25卷,科學出版社
  2. 《中華本草》精選本,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

網絡擴展解釋

萹蓄(學名:Polygonum aviculare Linn.)是一種常見的一年生草本植物,具有重要的藥用和生态價值。以下是其詳細解釋:

一、基本概述

二、植物學特征

  1. 形态
    莖匍匐或斜生,長10-40厘米,具縱溝紋,節部膨大;葉互生,披針形或線狀披針形,長1-3厘米,全緣,基部具關節;托葉鞘膜質,下部褐色。
  2. 花果
    小花簇生于葉腋,花被5裂,白色或淡紅色;瘦果卵形,具3棱,黑褐色。
  3. 分布
    廣泛分布于我國南北各地,常見于路旁、田野、河灘等濕潤環境。

三、藥用價值

  1. 藥用部位
    地上部分或全草。
  2. 性味歸經
    性微寒,味苦;歸膀胱經。
  3. 功能主治
    • 利尿通淋:用于膀胱熱淋、小便短赤、淋瀝澀痛。
    • 殺蟲止癢:治療皮膚濕疹、陰癢帶下、疳積等。
  4. 用法用量
    内服煎湯10-15克(殺蟲需30-60克),或入丸散。

四、其他用途

五、注意事項

如需進一步了解顯微鑒别或古籍記載,可參考中醫中藥網及《本草乘雅》等來源。

别人正在浏覽...

傲弄布陣超聲速承構熾肆炊飯吹彈鼓闆出離刺詈黨代表躭恐地獄變相掇采耳治鳳樓手龜峰鬼谷黑漆寥光畫采簡出驕睨交語甲乙帳齎材極崇捷足巾車驚噪九方疾殃覺露局戲拘役孔鄭勑使老農老儒禮币隸行儢儢門聯冥子裡木王南極老人偏累啌咚鍬軍缲絲水淩淩肆芳俗阜孫登嘯速拙踏飡擡亭踏球戲頭綱險丑相人偶小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