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萹蓄的意思、萹蓄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萹蓄的解釋

[knotgrass;pinkweed] 一年生草本植物,又名萹竹。多生郊野道旁。葉狹長似竹,初夏于節間開淡紅色或白色小花,入秋結子,嫩葉可入藥

詳細解釋

草名。又名萹竹。一年生草本。多生郊野道旁。葉狹長似竹,初夏于節間開淡紅色或白色小花,入秋結子,嫩葉可入藥。《爾雅·釋草》:“竹,萹蓄。” 郭璞 注:“似小藜,赤莖節,好生道旁,可食,又殺蟲。” 宋 唐慎微 《重修政和證類本草·草下·萹蓄》:“萹蓄,味苦平,無毒,主浸淫疥瘙疽痔,殺三蟲,療女子陰蝕,生 東萊 山谷。”參閱 明 李時珍 《本草綱目·草五·萹蓄》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萹蓄(學名:Polygonum aviculare Linn.)是一種常見的一年生草本植物,具有重要的藥用和生态價值。以下是其詳細解釋:

一、基本概述

二、植物學特征

  1. 形态
    莖匍匐或斜生,長10-40厘米,具縱溝紋,節部膨大;葉互生,披針形或線狀披針形,長1-3厘米,全緣,基部具關節;托葉鞘膜質,下部褐色。
  2. 花果
    小花簇生于葉腋,花被5裂,白色或淡紅色;瘦果卵形,具3棱,黑褐色。
  3. 分布
    廣泛分布于我國南北各地,常見于路旁、田野、河灘等濕潤環境。

三、藥用價值

  1. 藥用部位
    地上部分或全草。
  2. 性味歸經
    性微寒,味苦;歸膀胱經。
  3. 功能主治
    • 利尿通淋:用于膀胱熱淋、小便短赤、淋瀝澀痛。
    • 殺蟲止癢:治療皮膚濕疹、陰癢帶下、疳積等。
  4. 用法用量
    内服煎湯10-15克(殺蟲需30-60克),或入丸散。

四、其他用途

五、注意事項

如需進一步了解顯微鑒别或古籍記載,可參考中醫中藥網及《本草乘雅》等來源。

網絡擴展解釋二

萹蓄

萹蓄是一個漢字詞語,音讀為“biǎn xù”,在《現代漢語詞典》中解釋為“積蓄、儲蓄”。以下是關于萹蓄的詳細信息:

部首和筆畫

萹蓄的部首是艸(草字頭),總共有15個筆畫。

來源

萹蓄的來源比較古老,可以追溯到先秦時期的《詩經·邶風·柏舟》中,其中有一句詩“萹蓄黃鹂,集于灌枝。”意指黃鹂停在了柏樹上。後來,這兩個字被引申為“積蓄、儲蓄”的意思。

繁體

萹蓄的繁體字為「萹蓄」,在繁體字中仍然保留着原來的意義和拼音。

古時候漢字寫法

古時候漢字的寫法可能與現代略有差異。據記載,古代字寫法多變,對于萹蓄來說,它可能在不同的時期有不同的字形。但隨着時間的推移,現代的寫法成為主流。

例句

1. 他每個月都會将一部分工資萹蓄起來,以備不時之需。

2. 老人告訴他,萹蓄是一個長期的過程,需要堅持不懈。

組詞

萹蓄可以和其他詞組合形成新的詞語,如:

1. 萹蓄不易:指儲蓄不容易,需要付出努力。

2. 精打萹蓄:指将一份固定收入精打細算,節省開支。

近義詞

近義詞可以指與萹蓄意義相近的詞語,如:

儲蓄、積蓄、存款。

反義詞

反義詞可以指與萹蓄意義相反的詞語,如:

消費、花費、揮霍。

以上是關于萹蓄的一些基本信息,希望對您有所幫助。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