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懲大誡的意思、小懲大誡的詳細解釋
小懲大誡的解釋
(1).謂稍加懲罰,使接受教訓,不至犯大錯誤。語出《易·繫辭下》:“小人不恥不仁,不畏不義,不見利不勸,不威不懲;小懲而大誡,此小人之福也。”《魏書·桓玄傳》:“猶冀 玄 當洗濯胸腑,小懲大誡,而狼心弗革,悖慢愈甚。”
(2).小的或大的懲誡。 清 黃安濤 《打怨家》詩:“亦有調停兩和懌,反覆無常旋搆隙。小懲大誡終何益。”
詞語分解
- 小的解釋 小 ǎ 指面積、體積、容量、數量、強度、力量不及一般或不及所比較的對象,與“大”相對:小雨。矮小。短小精悍。 範圍窄,程度淺,性質不重要:小事。小節。小題大作。小打小鬧。 時間短:小坐。小住。 年幼小
- 誡的解釋 誡 (誡) è 警告,勸人警惕:告誡。 文告。 文體名:誡敕。 筆畫數:; 部首:讠; 筆順編號:
網絡擴展解釋
“小懲大誡”是一個源自《周易》的成語,讀音為xiǎo chéng dà jiè,意為通過小的懲罰達到警示作用,使人吸取教訓、避免犯更嚴重的錯誤。以下是詳細解釋:
出處與背景
- 經典出處:出自《周易·系辭下》:“小人不恥不仁,不畏不義,不見利不勸,不威不懲;小懲而大誡,此小人之福也。”
- 文化關聯:在《易經》的“噬嗑卦”中,孔子用此成語闡釋卦象,強調通過懲戒區分善惡,維護秩序。
字義分解
- 懲:本義為“戒止”,引申為懲罰、懲戒,目的是糾正錯誤行為。
- 誡:意為告誡、警告,通過言語或行動使人警醒。
核心思想
- 防微杜漸:在問題萌芽時及時幹預,防止惡化。
- 教育意義:懲罰并非目的,而是通過教訓引導人自我反省,形成自律。
- 憂患意識:強調預見潛在風險,主動采取措施規避。
應用場景
- 教育管理:如學生輕微違紀時給予警告,避免發展為嚴重違規。
- 社會治理:對初犯或輕微違法者適度懲戒,體現法律的人性化。
- 曆史實例:清代小說《糊塗世界》中用此策略警示他人。
近義詞與用法
- 近義詞:懲前毖後、以儆效尤。
- 語法結構:聯合式成語,多作謂語或賓語,含褒義。
例句參考
- “學校對作弊學生記過處分,實為小懲大誡,促其悔改。”
- “他因疏忽被罰款,雖是小懲大誡,卻讓他銘記職責的重要性。”
通過綜合典籍釋義與實例可見,“小懲大誡”既是一種懲戒策略,更蘊含引導向善的智慧,強調預防與教育并重。
網絡擴展解釋二
小懲大誡的意思
《小懲大誡》是一個成語,意思是通過對小錯誤的處罰或訓誡來警示和懲罰大錯誤,以起到警示的作用。
小懲大誡的拆分部首和筆畫
成語《小懲大誡》的拆分部首是“小”、“懲”和“誡”,其筆畫分别為小(3畫)、懲(11畫)和誡(7畫)。
小懲大誡的來源
《小懲大誡》一詞最早見于中國古代文學作品《左傳》。故事中,魯穆公年輕時不重視教訓犯錯的部下,最終導緻他的大臣田常因為一個小錯誤被處罰緻死。這個故事給人們敲響了警鐘,因而逐漸發展形成了成語《小懲大誡》。
小懲大誡的繁體
《小懲大誡》的繁體字為「小懲大戒」。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寫作文字時,小懲大誡的字的寫法可能會有所不同,但其意思是一緻的。
小懲大誡的例句
1. 希望這次經曆能給他一個小懲大誡,讓他切實改過。
2. 領導采取小懲大誡的方式,對員工的遲到進行處罰,以示警告。
小懲大誡的組詞
小錯誤、大錯誤、誡告、懲治
小懲大誡的近義詞
以小見大、小過失、嚴懲
小懲大誡的反義詞
縱容寬容、縱容大惡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