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切磋的意思、切磋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切磋的解釋

(1) [cut]∶器物加工的工藝名稱

有匪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詩·衛風·淇奧》

切磋琢磨

(2) [learn from each other by exchanging views;compare notes]∶比喻道德學問方面相互研讨勉勵

以資切磋。——清· 劉開《問說》

無人切磋

(3) [pain]∶喻痛恻

心内切磋

詳細解釋

亦作“ 切瑳 ”。1.器物加工的工藝名稱。 三國 魏 阮侃 《答嵇康詩》之一:“良玉須切磋,璵璠就其形。” 清 汪懋麟 《唐官屯阻雨舟中寄懷》詩:“惜陰在分寸,攻石須切磋。”參見“ 切磋琢磨 ”。

(2).比喻道德學問方面相互研讨勉勵。《荀子·天論》:“若夫君臣之義,父子之親,夫婦之别,則日切瑳而不舍也。” 北齊 顔之推 《顔氏家訓·勉學》:“蓋須切磋相起明也。” 宋 王安石 《寄吳沖卿》詩:“切瑳非無朋,阻闊嗟何速。” 明 黃信 《明道篇》卷三:“故相與議論之間,切磋最為難。” 魯迅 《書信集·緻李桦》:“現在零星的個人,還在刻木刻的是有的,不過很難進步。那原因,一則無人切磋,二則大抵苦于不懂外國文,不能看參考書,隻能暗中摸索。”參見“ 切磋琢磨 ”。

(3).喻痛恻。 漢 王褒 《九懷·株昭》:“悲哉于嗟兮,心内切磋。”

詞語分解

關注詞典網微信公衆號:詞典網,回複:切磋漢語 快速查詢。

專業解析

切磋是一個承載中華文化智慧的漢語詞彙,其核心含義指通過相互探讨、研究來提升學問或技藝。《現代漢語詞典》(第七版)将其定義為“比喻在學問、技藝等方面互相商量研究,取長補短”。

從詞源角度分析,“切磋”最早源于古代工藝術語。《漢語大詞典》指出,“切”本指加工骨器的工藝,“磋”指打磨玉器的技藝,《詩經·衛風·淇奧》中“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即用此意,後引申為學問德行上的精益求精。

現代漢語中,“切磋”多用于學術、技藝等領域的交流場景,例如:“兩位科學家通過學術會議切磋觀點”“傳統武術講究師徒切磋技藝”。魯迅在《書信集·緻李桦》中也提到“切磋之益”對藝術創作的重要性。該詞既保留了對古典文化的繼承,又體現了漢語詞彙的生動性與形象性。

網絡擴展解釋

“切磋”是一個漢語詞彙,讀音為qiē cuō,其含義可從以下角度解析:


一、詞源與本義

  1. 工藝起源
    源自古代器物加工工藝:“切”指切割獸骨,“磋”指打磨象牙(如《詩經·衛風·淇奧》中“如切如磋,如琢如磨”)。
    這一過程象征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後發展為成語“切磋琢磨”。

  2. 字義分解

    • 切:用刀具分割材料;
    • 磋:用工具打磨使光滑。兩者合指精細加工的過程。

二、引申與比喻義

  1. 學問道德的研讨
    比喻人與人之間在知識、技能或道德修養上相互交流、探讨和勉勵。例如:“兩國科學家聚在一起切磋技術”。
    《現代漢語詞典》将其定義為“互相商量、研讨”。

  2. 廣泛的應用場景

    • 學習:同學間切磋解題方法;
    • 競技:運動員切磋技藝;
    • 國際交流:國家間通過磋商應對挑戰。

三、使用示例


四、近義詞與擴展

如需進一步了解例句或文化背景,可參考《詩經》相關篇章或現代語言學解析。

别人正在浏覽...

慠亢頒賞筆立避俗趨新蠶連倡言雠恨唇齒音楚王神帶攜颠蹙點頭會意帝籍峒人房山俯瞰負寃龜長于蛇固陰冱寒翰林黑價白日黑陶宦網滬劇見異思遷膠鳔蕉書拘俗抗丁寬度狂易楞迦羚羊名茶捺硬蹑蹺擔簦清客親擥勤廉肉角弱習繕寫沙書生不逢時飾説市斬衰衰四海困窮私急私廪天均調神暢情梯桄銅辇土田外來戶蛙鳴鸱叫湘妃鼓瑟香癖諧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