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恧縮的意思、恧縮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恧縮的解釋

(1).慚愧而畏縮。《新唐書·李石傳》:“ 石 徐謂曰:‘亂京師者 訓 注 也,然其進,孰為之先?’ 士良 等恧縮不得對。”

(2).猶忸怩。 清 黃宗羲 《胡子藏院本序》:“餘外舅 葉六桐 先生,工於填詞,嘗言語入要緊處,不可著一毫脂粉,越俗,越家常,越警醒。若於此一恧縮打扮,便涉分該婆婆,猶作新婦少年,正不入老眼也。”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恧縮”是一個古漢語詞彙,現代使用較少,其含義可從以下兩方面綜合解釋:

一、基本釋義

拼音:nǜ suō
核心含義:

  1. 慚愧而畏縮
    指因内心羞愧或不安,表現出退縮、不敢直面他人的狀态。例如《新唐書·李石傳》記載,宦官仇士良等人因被質問而“恧縮不得對”,生動展現了因理虧而啞口無言的窘态。
  2. 猶忸怩
    形容因害羞或尴尬而顯得不自然、局促不安。清代黃宗羲在《胡子藏院本序》中批評戲曲創作過度雕琢時,用“恧縮打扮”比喻矯揉造作之态。

二、使用特點

三、與近義詞的區分

如需進一步了解例句或曆史用例,可參考《新唐書》相關章節或清代戲曲理論文獻。

網絡擴展解釋二

《恧縮》的意思

《恧縮》一詞可以指一個人因為自卑或羞愧而感到退縮或局促不安。這個詞用來形容一個人心靈受到壓制或受到外界因素的影響而喪失了信心和勇氣。

拆分部首和筆畫

《恧縮》這個詞由“恧”和“縮”兩個部分構成。其中,“恧”部分屬于“心”字旁,表示與情感和心靈相關的意思;“縮”部分是一個獨立的字,表示收縮、減小或退縮。整個詞共有11個筆畫。

來源及繁體

《恧縮》這個詞來源于古代漢語,最早可以追溯到《詩經·衛風·淇奧》一篇中,其中寫到:“心之憂矣,恧于野矣。”古時候的繁體字寫作“悩縮”,後來簡化為現代的“恧縮”。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漢字的寫法經曆了多次改革和演變。對于《恧縮》這個詞來說,古時候的寫法通常是用更多的筆畫來表示字義。例如,“恧”在古代寫法中,會在“心”的左邊加上一個小的“年”字,“縮”會在“缶”的上方加上一個小的“土”字。

例句

1. 他因為一次失敗而感到恧縮,不敢再嘗試了。

2. 她因為得到老闆的批評而恧縮,不敢再發表自己的意見。

組詞、近義詞、反義詞

組詞:恧怯、恧愧、恧怯不前

近義詞:退縮、局促、畏縮

反義詞:堅毅、豁達、勇敢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