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亦作“ 薦蓆 ”。墊席。 漢 劉向 《說苑·正谏》:“夫布薦席陳簠簋者有人,臣不敢與焉。” 宋 吳淑 《江淮異人錄·司馬郊》:“ 郊 所有什器皆盡,所卧床皆薰灼,而薦席無有焦者。” 明 王錂 《尋親記·托夢》:“這廟中又無壁落,況無燈火薦蓆,怎麼歇得。”
見“ 薦席 ”。
“薦席”是一個古代漢語詞彙,其含義和用法在不同文獻中有以下解釋:
“薦席”指墊席或席子,主要用于鋪墊或坐卧。例如《初刻拍案驚奇》中提到“揭起薦席”發現物品的場景。部分文獻中亦寫作“薦蓆”(“蓆”為“席”的異體字)。
“薦席”在古漢語中主要指鋪墊用的席子,常見于生活場景或禮儀記載。若需進一步了解相關文獻片段或成語(如“章甫薦履”),可參考《漢語大詞典》等工具書。
《薦席》是一個中文詞語,用來形容主人為賓客清潔并準備座位招待,以示尊敬和友好。這個詞常用于描述主人親自打理座席的場景。
《薦席》由兩個部首組成,左邊的部首是“艹”(cǎo),右邊的部首是“巾”(jīn)。根據筆畫構成,左邊的部首“艹”有3畫,右邊的部首“巾”有3畫。
《薦席》出自古代文學作品《古今注》。在繁體中,這個詞的寫法為「薦席」。
古代對《薦席》一詞的寫法可能與現代有所不同。根據曆史記錄,古代的寫法可能是「薦椟」。
1. 主人親自清潔座位,薦席款待賓客。
2. 宴會上主人恭敬地薦席,讓客人倍感溫暖。
薦席可以組成其他詞語,例如:
- 薦菜(推薦的美食)
- 席地而坐(指在地上就座)
- 主席(會議或場合的主持人)
- 席卷(形容風暴等迅速覆蓋)
與《薦席》意思相近的詞語有:
- 邀請
- 款待
- 招待
而與《薦席》意思相反的詞語可選擇:
- 疏遠
- 忽視
- 冷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