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無咎的意思、無咎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無咎的解釋

沒有禍殃;沒有罪過。《左傳·昭公三十一年》:“子必來,我受,其無咎。” 南朝 梁 劉勰 《文心雕龍·論說》:“ 鄒陽 之説 吳梁 ,喻巧而理至,故雖危而無咎矣。”《清史稿·後妃傳·太祖繼妃富察氏》:“今我順天命,安疆土。彼糾九國以虐無咎之人,天不佑也。”


(1).無災禍;無過失。《易·乾》:“君子終日乾乾,夕惕若厲,無咎。” 孔穎達 疏:“謂既能如此戒慎,則無罪咎。” 漢 劉向 《列女傳·魯宣缪姜》:“終故不可誣也,是以雖隨無咎。”

(2).謂過由自取,無所怨咎。《易·節》:“六三,不節,若則嗟,若無咎。象曰,不節之嗟,又誰咎也?” 孔穎達 疏:“哀嗟自己所緻,無所怨咎,故曰無咎也。”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無咎"是漢語中具有哲學意蘊的複合詞,由"無"(否定)和"咎"(過失)構成。根據《漢語大詞典》解釋,其核心含義指"沒有災禍"或"不承擔過錯",《說文解字》将"咎"訓為"災也",段玉裁注疏強調該字包含"人為過失"與"天降災異"雙重内涵。

在傳統典籍中,《周易》對"無咎"有體系化闡釋,《易·乾》記載:"君子終日乾乾,夕惕若厲,無咎",王弼注曰:"處危不怠,乃得無咎",表明該詞蘊含通過謹慎行事規避風險的行為準則。唐代孔穎達《周易正義》進一步指出:"凡無咎者,本皆有咎,由善補過,故得無咎",揭示其包含的改過遷善思想。

現代語言應用中,"無咎"在司法文書裡特指"不構成法律責任",如《現代漢語法律詞典》定義為"行為人主觀無過錯且行為與損害結果無因果關系"。在民俗語境中仍保留着趨吉避兇的用法,如《中華民俗大典》記載民間建房擇日時常用"動土無咎"的吉語。

網絡擴展解釋

“無咎”是一個源自古代典籍的漢語詞彙,其含義可從以下角度綜合解析:

一、基本定義

“無咎”指沒有過失、災禍或罪責。由“無”(沒有)與“咎”(過錯、災禍)組合而成,核心含義是行為或事态未引發負面後果。如《左傳》中“子必來,我受,其無咎”即表達對無災禍的肯定。

二、《易經》中的特殊含義

在《周易》中,“無咎”是卦爻辭常見斷語,包含兩層深意:

  1. 主動避禍:通過謹慎行為避免過失,如《乾卦》所言“君子終日乾乾,夕惕若,厲無咎”,強調時刻警惕才能免于災禍;
  2. 承擔後果:若因自身過失導緻問題,則需坦然接受結果而不怨天尤人,如《節卦》注解“不節之嗟,又誰咎也”,指出哀歎源于自身選擇,故無需歸咎他人。

三、使用場景

四、延伸對比

與“無罪”“無過”等詞相比,“無咎”更強調主觀能動性,即通過自我約束或理性判斷達到無過失狀态。例如《道德經》将“咎”與貪欲關聯,暗示“無咎”需通過知足實現。

注:如需深入典籍例證,可參考《周易》相關注釋或漢典網(來源)。

别人正在浏覽...

把作杯影補選持刀弄棒敕教出給淳酖盜位放冷風法燭分墬負羇共張勾劃毀夷堅高禁閨景西極情縱欲急旋旋鋸片餽邊朗爽蜋蜩廉貞料兵魯魯冒冒馬仰人翻悶躁抹月秕風木槵子搦筆庖羲僄急飄飄遣返麒麟畫情真意切颀晰泉石柔脆上層山核桃審谛蝕齧司空見慣唆哄踏踶藤黃恬靜甜梅退北秃襟完治文綴霞樓灦煥閑言閑語小蔥拌豆腐